新闻
|
博客
|
人才
|
会议
|
基金·项目
|
论文
|
视频·直播
|
小柯机器人
医学科普
电子杂志
|
English
|
直播
科学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
>
2008·5·12 汶川地震
>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地球科学
管理综合
最新消息
科技部公示973汶川地震发生机理等项目预算初步方案
汶川地震断裂带地震深钻计划将启动 许志琴院士主持
汶川地震断裂带本月将进行科学钻探
汶川地震地形变化监测结果公布:震中区水平位移238厘米
120名地震灾区大学生赴美留学
北川中学高考状元带着800块钱到中科大报到
清华在川扩招39人创纪录 扩招专业与灾后重建有关
专家称日全食与四川6.1级余震无直接联系
50名顶级专家院士赴川建言恢复重建
反思“抗震优秀生”免试上大学:地震教给孩子什么
地震局:未来将采取三方面措施加强地震预报
科技部编制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实用技术手册》
教育部:灾区所有学校2年内搬入永久性建筑
海峡两岸防震减灾研讨会在京举行
投资一万亿日元 日本学校要全部实现耐震化
医学专家:现在说“大灾之后无大疫”言之过早
陈顒院士:中国地震学家将不断探索地震预报难题
科考队获得世界首条地震地面运动和结构反应加加速度记录
地震对秦岭大熊猫生存环境影响调查启动
紫坪铺:震后疑云未散
首都高校为因地震家乡受灾学生发放返乡路费
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方案确定
卫生部:四川灾区传染病发病无明显增加
川甘陕部分地区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紧急修订
四川建立首个抗震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一研究生申请休学一年 欲帮助灾区重建家园
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强余震还将持续一两个月
“悬湖”泄流之后:危险尚未解除
地震时弃学生而逃 教师范美忠公开道歉
遥感飞机扫描到直升机可能失事强信号区域
“风云三号”传回首幅汶川地震灾区清晰监测图像
“蓝丝带”行动启动心理援助 首批60家机构和个人已确认
科技部通知调查灾区科研单位及国家科技项目受影响情况
陕西地震信息网站被攻击案告破
教育部通知要求加强中西部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质量管理
环境保护部:规划环评将成灾区重建基础依据
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成立
唐家山堰塞湖疏通工程提前完成
国土资源部:正制定灾后重建选址具体方案
北京专家学者举行汶川重建战略研讨会
国家林业局:暂不考虑建第二大熊猫繁育基地
范立础院士:强震区学校应禁用砖石结构
清华今年招生机动名额的投放将向灾区考生倾斜
中科院学部就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组织院士咨询
中国工程院关注灾后工程建设问题 综合报告6月2日前给出
成都:硕士赴灾区就业 每月最高补贴1000元
地震专家:汶川地震余震处于正常衰减过程中
半小时连发两次5级以上余震 地震专家感到困惑
大学师生办寻亲网 帮一千多人找到灾区亲友音讯
地质学家求解汶川地震发震断裂性质
大震后的川大:教学抗灾两不误
龙门山地震带高精度GPS监测全面启动
都江堰向全球征集重建规划方案
安全高效杀菌灭病毒净水技术问世
汶川地震灾害空间信息数据分析会商会在京召开
中国工程院抗震救灾专题研讨会:严防人兽共患病发生流行
水利部决定爆破唐家山堰塞湖
测绘局:地震加速大雁塔形变 未造成破坏性影响
灾后卫生防疫:一组眼前和未来的矛盾
上海论坛心系汶川灾区
科技部征集低成本新型抗震农村住宅建设技术与示范方案
地震造成全国水库出险2380座 其中四川1803座
环境保护部发布《灾后废墟清理及废物管理指南》
近二十个岷山大熊猫保护区受地震严重影响
《科学》报道中科院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科技救灾工作
清华大学10余位建筑专家欲重建都江堰聚源中学
34处堰塞湖成“定时炸弹” 24小时不间断监测水情
科学网独家组图:中科院两遥感飞机航拍重灾区
殷跃平:灾区半数堰塞湖属松散物质结构 “较危险”
地质灾害排查为家园重建保平安
过百珍贵文物古迹因地震受损严重 专家将入川抢修
国土资源部: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呈现四特点
未来两天航拍飞机将探明堰塞湖情况
教育部已组织师范院校面向灾区开通心理热线
中科院专家针对地震孤儿心理援助提出六点建议
连线抗震救灾前线三院士:责无旁贷,没什么可说的
清华专家赴灾区力保供水安全
北大校友会呼吁海内外校友为灾区捐建学校
南京大学取消106岁“生日”庆祝活动 为灾区捐款
日本发布北川震后破坏情况卫星照片
中国地震局:汶川大地震强余震预测如何做出
李政道通过科学时报向灾区捐款1万美元
中科院慰问团赴四川地震灾区纪实
科学时报:为了珍贵的数据
滑坡严重 监测困难 汛期将至 堰塞湖告急
中科院遥感飞机航线覆盖整个重灾区
民政部:对无法确认身份地震遇难者将建DNA数据库
四川省四十个地震重灾区县高考将延期
复旦心理教授赴川 心理干预需分类分阶段
中科院最新研发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投入抗震救灾
我国8月发射3颗减灾卫星 汶川震图获免费提供
香山科学会议聚焦汶川大地震
“最牛小学”承建商所建绵阳五所希望小学经地震均未倒塌
专家提示:震后水源皆可能受污染 需重新检测
北京将补助家乡受灾大学生 最高额度近万元
高校抗震救灾侧记:人心同所向 灾区燃希望
华西植物园创始人之一庄平:地震时他选择坚守
中科院心理所所长张侃:预计心理受灾群众将超过50万
中科院科技救灾一线的两组镜头:我们只能和时间赛跑
岷江流域上游震中五座大坝较稳定
吴孟超基金会为地震灾区捐献药品逾500万元
国内外多家机构向国家减灾中心无偿提供卫星数据和技术支持
中科院青年北川希望小学:震不垮的希望
科学时报:北川头悬堰塞湖
地质学家聚焦中国南北地震带
中科院五吨高效生物杀蚊剂运往灾区 防疾病传播
地震专家将汶川地震震级从7.8级修订为8级
中国地震局:汶川地区80%-90%房屋倒塌
世界最大直升机赴地震灾区执行救援任务
教育部启动灾区学生心理援助 组织专家培训教师
地质专家:雨季将至须评估灾区危险性
美国宣布向中国提供高清晰间谍卫星照片助抗灾
上海微系统所宽带无线组网成功 现场可看视频
汶川地震:1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专家获救
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免费提供灾区卫星数据下载
专家建议:生命救援、物质救援应与心理救援同行
中科院专家连续奋战解译震区光学数据
重建精神家园 灾后援助心理学在行动
地灾隐患重大 航遥判读结果直送总理
国务院新闻办:灾区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科院专家建议地震灾区实行疫情专报制度
冯光明:现在的城市建筑能抗多大的地震
教育部:灾区高考几种方案 将尊重四川教育部门意见
卫星遥感影像监测汶川地震前后景象
中科院无人遥感机传回灾区前线高清航拍图
四川高校5月15日开始复课 灾区许多高校遭受损失
科技部公布首批科技抗震救灾实用技术
汶川地震都江堰无恙 余震不断危及多处文物
直击北川:严防地灾“二次伤人”
日本航天局向中国提供地震灾区卫星图片
中科院两遥感飞机赴地震灾区进行灾情监测
都江堰水利枢纽鱼嘴出现裂缝 不影响安全运行
地震局发言人:汶川7.8级地震震级数字不会调整
农业部派专家赴川指导动物疫病防控
国家测绘局:连夜提供三维影像地图
地震灾区未来一周仍有数次降雨 易发生泥石流等
科学时报汶川地震报道:祸起龙门山断裂带
职业地震预报员孙士鋐:对本次地震的发生感到有些突然
科学时报特稿:此时此刻 我们都是汶川人
国土资源部启动特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预案
中科院要求相关技术力量积极参与抗震救灾
中国科协安排500万元支持地震灾区
科技部部署科技救灾行动
中央气象台:灾区将有三次降雨过程
史培军:下一步建议加强全民对灾害的常规应急能力建设
中国气象局全力以赴作好震区气象服务
环境保护部启动核与辐射及水污染防治应急预案
地震专家:地震预报目前仍是世界难题
32年首发7级以上地震 四川地震局连开6次发布会
中国地震局就汶川地震发布三次消息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