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欢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8/15 8:55:01
选择字号:
从美国、英国、德国到中国长春:看一份期刊如何带动人才逆流

 

■本报记者 陈欢欢

美籍华裔科学家郭春雷、青年学者李备、德国科学院院士Dieter Herbert Bimberg,这3个本来不相干的人却因为一本学术期刊,聚到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国际合作创新园的同一栋楼里。

这就是创刊仅6年的《光:科学与应用(英文版)》(以下简称《光》)。这份学术期刊不仅连续4年保持13以上的影响因子,还真正服务科研,搭起了国际合作平台。

“《光》的作用已经超越影响因子,成为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主办方长春光机所所长贾平说。

在东北人才外流的大背景下,长春光机所是如何做到让人才逆流而动的?

Bimberg:我在中国已有徒孙

Bimberg的头衔很多——量子点激光器发明人,德国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俄罗斯科学院三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际杰出学者……最近他的头衔又增加了一项:中德绿色光子学研究中心主任。

对中国,Bimberg并不陌生。“我有很多中国学生,有些自己也成为了教授,比如新建的中心里就有我的一位‘徒孙’。”Bimberg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我的目标很简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第一。”Bimberg直言,自己的“鼻子很好”,总能嗅到正确的方向。该中心将瞄准一些中国目前没有的高速测量设备,做出独特的工作。Bimberg自信,中心能在5年内成为中国最好的半导体激光和模块研究中心。

“做研究很简单,就像烤面包,把资源、人才用合适的方法混合就能成功。”Bimberg说。

对于长春光机所提供的面包原料,Bimberg非常满意:“这本来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因为我不会说汉语,但是中国的年青一代英语都很好,我们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学术交流都没有障碍;我有一个很好的双语秘书,帮我交流所有事务;办公室人员解决了所有行政事务,我只要聚焦科研就行,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长春光机所还有很好的基础设施和实验条件,我可以直接利用,不用重复建设。”

Bimberg打比方说,这就像一座冰山,大家能看见的只是浮在水面以上的冰山一角,其实下面有巨大的组织结构在支撑,而他本人正是露出来的顶峰。

作为“顶峰”,Bimberg强调自己绝非图虚名,“我在这里不仅仅担任一个名誉职务,还将真正带来技术诀窍和经验。我希望这里的年青一代能够受益”。

据了解,目前Bimberg的学生、柏林工业大学教授Larisch Gunter将携全家搬到长春,全职在该实验室任职。中心还将面向全球招聘。

“我希望中国的研究生不要把眼光仅仅盯着北京、上海,也能来到长春。”Bimberg说。

郭春雷:“海报男孩”的新任务

郭春雷被他在罗彻斯特大学的同事笑称为“海报男孩”,因为他的研究成果经常登上美国各大新闻媒体的页面。

2008年,彩色金属发明登上《纽约时报》;

2009年,可用于制造节能钨丝的黑色金属两次登上《纽约时报》;

2010年,《纽约时报》再次报道可使芯片快速散热的强亲水金属表面;

2015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时代周刊》等报道了防止金属生锈的表面超疏水改造技术;

……

随着郭春雷领导的中美联合光子实验室进入运行的第三个年头,下一项成果也许会首先出现在中国媒体上。

这个联合实验室一度让郭春雷很矛盾,“来这里相当于创业,耗时耗力”。但光学研究需要仪器装备和空间,长春光机所给出了优厚的条件,书记、所长先后两次赴美邀请也让他很震撼。

郭春雷对长春光机所的了解是从做《光》编委开始的——给他留下了“有魄力、有效率”的印象。最后决定建立联合实验室,也是因为他“对未来的潜力有信心”。

郭春雷的研究工作是利用飞秒激光对金属表面进行改造,使其具有不同的性质。十多年来,他一直非常重视基础研究,花了很大力气研究机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很多新奇的现象突然爆发式涌现出来,让郭春雷觉得出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

长春光机所投入重金引进郭春雷,也正是为了弥补研究所的短板——基础研究。郭春雷确实不负众望,两年里实验室达到60多名中外科研人员的规模,科研经费争取到1500多万元。

不过,虽然研究成果都极具应用价值,但郭春雷本人却是典型的实验室科学家。贾平承诺:郭春雷只需要安心做科研,绝对不要求他拿出产品,研究所会想办法支持下一步的转移转化。

目前,郭春雷每年约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在长春,平时每周举行视频会议。“我们的目标是建成国际一流实验室,现在很多方面已经比较接近。”郭春雷认为。

贾平则表示:“我们没有任何硬性要求。如果引进人才还有要求,那说明引进错了。”

李备:来了就不想走

2017年4月之前,李备从没想过这辈子会来长春。2017年4月,他第一次来长春。参观完长春光机所后,他和他的团队仅用1个小时就决定来这里开公司。

“我们看中的是未来。”李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回国之前,李备在英国待了12年。2009年,拿到博士学位后,他接连换了几次工作。几年下来,他发现高校往往重学术、轻实用,而公司重效益、轻技术,都不是他的理想事业。

2014年,李备作了一个重要决定,加入牛津大学光子研究中心主任Martin Booth团队,成为该团队第一位成员。两人都喜欢把学术研究的成果产业化,一拍即合。李备也第一次了解到Booth担任编委的《光》。

接下来的两年,李备大开眼界。他同时在多个不同的研究项目里穿梭,第一次认识到光学的巨大魅力——同样的光学设备,既可以检测材料,又可以分析化妆品、农药等不同物质。

练出了十八般武艺之后,李备开始思考回国创业。北京、上海还是深圳?犹豫之际,2016年夏天,贾平去牛津宣讲,提到国内对高科技产业和人员的需求和支持。李备决定去长春看一看。结果2017年4月的那天,连年薪都没谈,他就决定加入。

“这里有我需要的一切,从上游的激光器、光学仪器加工到下游的基因测序,我需要的一切资源不出这个院子就能找到。”李备兴奋地说:“我们不能错过市场窗口,所以我不在乎股权、年薪,我要的是未来的市场。”

李备成立的长春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以当前最前沿和热门的单细胞分选技术作为基础,定位国内空白的高端光学仪器生产。

“这个领域很多人开始做了,但还是要看技术、拼速度。我对技术有信心,有了所里的支持,速度也不成问题。”李备说。

结果,白手起家的公司仅用6个月就做出了产品,比预期整整提前了一年。

没日没夜奋斗了多半年的李备说:“有梦想,不累。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研究成果不能造福人类也是莫大的遗憾。希望有更多人看见我的经历后会回国创业。”

《中国科学报》 (2018-08-15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