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渔船整装待发。
“休闲渔业是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近日,农业部在福建厦门召开全国首届休闲渔业现场会,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会上指出,休闲渔业是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是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渔民就业增收和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
围绕休闲渔业的话题,记者近日采访了有关专家。他们认为,休闲渔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国休闲渔业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休闲渔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关键环节。
一种新兴战略产业
休闲渔业是以水上垂钓、潜水采捕、泛舟游览等为特色,将现代渔业与旅游观光有机结合,为人们提供体验渔业活动并达到休闲、娱乐功能的一项新兴战略产业。
“休闲渔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必然的消费产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胡隐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影响,我国渔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专家表示,发展休闲渔业对于调整渔业结构、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增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胡隐昌看来,休闲渔业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观赏鱼、垂钓和观光。我国的休闲渔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比如,国外在垂钓方面做得比较好,“现在我国休闲渔业垂钓部分仅仅是垂钓,还没有提升到绿色、环保和生态的水平,国外发达国家已经达到这个层次,我们和他们还有一定的距离”。
胡隐昌强调,在发展休闲渔业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再也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生态作为代价来实现经济效益。“不能只关注经济和产业而忽视背后的生态问题,两者应该相辅相成。”
在观光休闲方面,专家指出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水族馆和海洋馆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大型的海洋观赏性鱼类,基本上大部分都是野生品种捕捞上来进入海洋馆和水族馆,而现在海洋馆和水族馆越建越多,亟须解决人工繁殖问题,如果不断把野生海洋生物用于观赏,本身就是对生态的破坏。”胡隐昌说。
保护近海渔业资源
面对当前近海渔业资源的不断衰退,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自然的海洋环境和生态环境构建可持续渔业,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渔业与休闲渔业相结合,人工鱼礁投放和海洋牧场建设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
“人工鱼礁投放和建设海洋牧场有两个目的,即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渔业资源的养护以及可持续渔业的发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室主任关长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以往传统的捕捞网具作业对资源的破坏非常严重,结合休闲渔业发展海钓,成为了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选择。
“钓鱼具有选择性,不会破坏海底环境,也不会像传统捕捞那样‘一网打尽’。发展海钓,对近海渔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同时还能促进经济发展。”关长涛说。
关长涛也十分强调以生态和环境保护为发展前提,他建议应该评估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每年的可捕可钓资源量是多少,制定一个合理的可捕可钓量,每年按照一定的规模来发展垂钓。
“在这个前提之下还可以开发出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关长涛表示,比如目前青岛有些海岸边就建了一些茅草屋,开发游船,人们可以出船到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进行垂钓,促进了度假休闲旅游。“并且,发展休闲渔业还可以安置一些转产转业渔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一些沿海渔民的收入。”
专家指出,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是契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表现,将来,休闲渔业一定会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