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东北地区玉米市场化收购正要迎来旺季。今年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第一年,在市场化收购的情况下,玉米补贴备受关注,也让玉米生产者有了更多的期待。
10月27日,记者从国家粮食局等十部委召开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实施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保持东北优势产区玉米收益基本稳定。
8月9日,中央财政第一批玉米生产者补贴资金已经下拨到各省,金额超过300亿元。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上述改革试点地区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落实相关补贴政策。
但目前的补贴资金是否充足?如何使市场化形成的价格与补贴相辅相成?其他玉米主产区要不要管、该怎么补?在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还有一系列问题亟待回答。专家指出,这其中就包括既要保障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又要使其符合国家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还要保证产业下游相关者的利益。
“到手的才算自己的”
内蒙古扎兰屯市阿荣旗纳吉屯镇杜代沟村的村民杨中盛今年不再是种植大户了,抛开未享受到对种植大户的支持政策外,基本的补贴也让他没了盼头。
在杜代沟村,当地种植的作物通常是大豆和玉米。具有几十年种植经验的杨中盛,以往是根据市场行情分配660多亩地来年多种植什么作物。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杨中盛对年初实施的玉米收储价格改革有些措不及防。在改革之前,他享受的是大豆目标价格带来的补贴,所以多种了一些大豆,种植的玉米相对较少,而今年对玉米生产者的补贴是按照2014年上报的玉米种植面积。
在杨中盛看来,2015年多种植大豆的农民亏了,在玉米和大豆价格都下降的情况下,虽然种植玉米比种植大豆的成本要高很多,但对高出一大截的补贴还是有所期待的。无论怎样,杨中盛今年并不是非常在意这些了,因为他今年选择只种了自家的40多亩。
这样的选择也让以种地为生的杨中盛纠结了好久,不仅因为近年来玉米、大豆等作物价格的下降,还有补贴金额变化不定、发放时间过于延迟,“去年的大豆种植补贴在今年9月27日才打到卡上。”
而新机制下玉米的补贴也成为了上述地区农民的新关注点。今年4月初,国家决定取消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6月20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在上述地区,国家不再进行临储,给予农民一定补贴。
8月9日,为支持上述地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报经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拨付第一批玉米生产者补贴资金3003860万元。10月底,第二批玉米生产者补贴资金900000万元也已下拨。目前中央补贴资金,各省分治。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张义博博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只是第一批补贴资金,后续可能会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考虑是否追加补贴,补贴多少既要考虑农民收入,也要兼顾种植结构调整需要。
“说多少没有用,农民都认为只有到手的才算自己的。”杨中盛说。而有很多农民网友也发出了“何时到账?”的帖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改革试点各省区正在制定具体的补贴实施方案,确定本省区的补贴范围、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等。
因地制宜采取具体补贴方案
无论补贴方案如何制定,农民还是关心实际到手的金额,但实际情况有时候并不是那样。
近日,辽宁省辽阳灯塔市铧子镇的一位村民在辽宁省政府网上向省长陈求发反映了当地玉米生产者补贴的不同情况,主要问题在于谁是承包人的问题上。
根据辽宁省《关于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的规定,明确指出补贴对象是玉米生产者,即实际种植者或承包人,而这也符合国家对其相关规定。
但当地的土地承包多数是口头协议,没有土地流转合同。而目前该乡镇的做法是让村民自行协商签订“2016年玉米生产者补贴归属”,然后将签订合同递交给乡镇。这位村民认为,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妥的。
在张义博看来,农民契约意识淡薄,面对利益,一些村民会选择不同意签订协议,还想得到那部分补贴。但真正的种植者由于玉米市场价下调,又得不到国家的补贴,对于他们而言损失巨大。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副县长谢景深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反映了类似的问题。很多刚刚成长起来的新型经营主体为了规模化、扩大再生产,一次性流转土地5年,原来的土地租金很高,但现在玉米价格一直在下降,“很多主体都在赔钱,打击很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除了严格执行补贴要补给玉米实际种植者之外,谢景深建议,国家还应该在贷款、农机购置等等方面给予支持。
“今年早些时候调研发现,补贴补给谁没有关系,结果都是一样的。”张义博表示,这跟土地租金相关。如果补给土地承包者,土地租金会低一些;如果补给实际种植者,土地租金会升高。
虽然国家规定补贴针对玉米生产者,但事实上,各省区在面积核定、补给谁等情况上不尽相同。
张义博向记者介绍,过去“农业税时代”,各省区上报的种植面积和现在实际的种植面积不太相符,如果要保证补贴的准确性,需要进行重新核定。
中央农办一局副处长李文明在上述新闻通气会上表示,始终把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是国家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出发点和落脚。
利用补贴调控市场走向
在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张世煌看来,390亿元的补贴资金远远不够,应该达到1200亿元。
而对补贴的多少目前还很难确定,专家们认为,这还取决于市场价格。
根据国家粮食局官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玉米730万吨,同比增加409万吨。
“市场价格正在形成,总体趋于稳定。”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罗守全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东北,不同地区区域差价、不同品种品质差价等正逐渐体现出来。
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后,国家不再是玉米收购的主力军,多元主体市场化收购将成为今后玉米收购市场的常态。
在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秦富看来,国家和地方要加大对玉米收购的信贷支持,加强市场信息服务,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粮,变“储粮于粮库”为“流通于市场”,增强产业活力,也有利于降低库存和缓解卖粮难。
然而,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户由于享受生产者补贴,其对市场价格下跌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强。但华北地区玉米种植户缺少政策支撑,价格下跌后,农户收入受损也较为严重。张世煌建议适当出台政策支持华北产区玉米外运,促进华北玉米进入南方销区市场。
而根据改革方案的预期,玉米市场价格由供求关系形成,农民也会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种植结构。
秦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供给层面,继续推进“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主要是适当调减非优势区,通过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把越区种植的玉米退出去,扩大粮豆轮作和“粮改饲”规模。
此外,从需求层面,国内玉米的主要走向,饲料约占65%,玉米深加工约占25%,食用不足10%。“通过加工企业补贴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加快玉米转化加工,发展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把‘粮仓’变为‘粮仓’+‘肉库’+‘奶瓶’+‘糖罐’+‘燃料箱’。”秦富说。
事实上,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后,经销商自己寻找买家,承担全部市场风险,入市会更加谨慎,预期农民出现卖粮难的概率加大,特别是遭遇自然灾害的时候,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中都曾出现卖难问题。
“可参照粮食专项储备管理办法,对粮食调控储备进行制度化、法制化管理,中储粮等大型企业可结合国家粮食储备的任务,当出现卖难时入市托底收购。”秦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