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研究所所长王晓东。赵永新摄
“我觉得有必要站出来说话。”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
研究所所长
王晓东8月22日在接受人民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说,“在这次中科院院士增选中,
领域应该当选的饶毅在第一轮就被刷掉,暴露出院士评选的标准不清、投票院士是非不明。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如果不能正本清源,长此以往,不仅将使国内的年轻科研人员迷失方向、想回国效力的海外科学家望而却步,也会使院士这个团体丧失社会公信力。”
饶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其学术水平和科学贡献,明显高于同领域进入第二轮的候选人
在王晓东看来,饶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其学术水平不仅远在同领域的第二轮候选人之上,也高于部分院士。王晓东和饶毅同在1985年到美国留学,学的都是
。“我从1990年代初期开始关注饶毅,之后一直保持密切的工作交往,对他的为人治学非常了解。”据他介绍,在美国留学、工作期间,饶毅分别在《科学》、《自然》、《细胞》这三大杂志上发表论文10篇,对神经发育分子机理研究上做出了突破性贡献,获得同行的高度评价。从2004年起,饶毅被聘为西北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2007年全职回国后,饶毅把研究方向从神经发育分子机制转到社会行为的神经机理分析。“一般科学家成名之后很少转型,因为这不仅需要几年的过渡期,而且失败的风险很大。在国内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如果几年不出一篇论文,定力不好的人要疯掉的,饶毅则敢于冒这个险。”王晓东说,“他开创的这个研究领域,试图从分子和神经通路的机理上,解释包括同性恋、暴力倾向、母子关系等在内的社会行为。无论从科学研究还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看,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经过几年的探索,饶毅已经成功转型。”据王晓东介绍,除了2007年、2008年分别在《发育生物学》和《自然—神经科学》上发表的两篇论文,今年上半年饶毅还在《自然》和《自然—神经科学》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前者发现五羟色胺对老鼠的同性恋倾向有决定性作用,这对揭开同性恋的生理基础非常有启发;
后者则发现群养动物打架少的分子和细胞机理。其中,群养动物的论文发表后,《自然—神经科学》立即做了综述长篇介绍,《细胞》作为亮点予以推介。“转型成功后,饶毅今后还会有很多有趣的新发现,会发表很多有价值的科学论文。”
此外,2005年饶毅就作为通讯作者,指导他在中科院上海神经研究所的学生,在《细胞》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此前25年,我国学者从未在该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王晓东说,饶毅在国内的原始高水平论文有5篇,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当选院士都绰绰有余。
有论者认为:这次评的是中国院士,而饶毅的更多学术论文是在美国发表的。“这种说法非常荒唐,是典型的双重标准。”王晓东说,科学无国界,评院士应该是依据一个人整体的学术水平,国外、国内的研究成果都是有内在连续性的,怎么可能机械地割裂开来?“此前当选的许多院士,包括这次的多位候选人,其学术成果很多也是在国外完成的,为什么他们参评时不分国外、国内,到了饶毅就区别对待了呢?”
“饶毅对于中国科学发展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自己的学术研究上。”王晓东说,从1996年起,饶毅就成为中国科学院的兼职研究员,并经常回国,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分别在1999年、2002年、2004年,协助创建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和北京
研究所。“其中北生所已经成为
领域的重要新生力量,饶毅功不可没。”
“扪心自问,在入围第二轮的
领域候选人中,饶毅的学术水平和对中国科学的贡献,怎么能说不突出?”
饶毅敢讲真话的品格,体现了一个科学家的良知。这恰恰是当前我国科学界最缺乏、最可贵的
“从个人操守来讲,饶毅也是没问题的。”王晓东说,“我最佩服的,是他不仅是获得国际认可的科学家,更是富有良知、敢说真话的学者。而敢于揭示问题不回避问题、敢讲真话,恰恰是当前我国科学界最缺乏、最可贵的。”针对阻碍中国科学发展的一些全局性、根本性问题,饶毅曾多次发表文章,进行揭露和批评,因此得罪了许多官员和院士。“回过头来看,饶毅说的话、做的事,都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2004年,饶毅就和邹承鲁、鲁白,联名在《自然》增刊上发表文章指出,应在制定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过程中,高度重视解决科技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去年9月,他和施一公在《科学》上发表了《
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批评中国科研体制和科研文化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这些问题“浪费资源、腐蚀精神、阻碍创新”,“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
“饶毅等人的大声疾呼,引起有关领导对科技体制问题的高度重视,并下决心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确定为‘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的三大重点任务之一。”王晓东说,这对我国科技事业的长期发展而言,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