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院士谈院士增选:要监督但不要过度围观 |
“言多必失”不是规则,却不无道理 |
上周,中国科学院公布了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神经科学家、北京大学
学院院长饶毅落选,立刻成为议论焦点。短短一周里,饶毅本人《从今以后不候选中科院院士》的博文点击量已超过8万次,为其“鸣不平”的博文、评论“不绝于眼”。
饶毅落选孰是孰非,不在“圈内”的媒体很难准确判断;而对于公众存疑的“暗箱操作”,记者试图从院士增选的程序和评选标准上寻求解答。
采访中,多位院士对此表示“没兴趣”、“不想说”。一位77岁的老院士言辞中肯:“媒体和社会公众对院士的关注太多了,以至于现如今,有人把选院士当成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他说,院士头上的光环已经太耀眼,过度围观只会害了学术圈。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对此事的态度越是平淡,两年一度的院士增选越有可能做到公平公正。
谁上、谁下,“小同行”作用大
自1997年起,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每两年同步进行一次院士增选,每次分别推选不超过60位新院士。诸多候选人谁上、谁下,究竟由谁说了算呢?
据知情人士介绍,经由各部委和院士推荐、公示确定当年的有效候选人之后,全体院士(资深院士除外)将参与两个阶段的评审,即函评和会评。在函评阶段,每位院士根据自己收到的候选人材料,独立作出评判;到了会评阶段,参与投票的院士会有面对面的交流和争论。
最近中科院公布的145名初步候选人名单,正是由全体科学院院士函评的结果。
为减少隔行如隔山带来的评审不便,无论函评还是会评,每个阶段评审都要进行多轮投票,先由“小同行”投,然后才是“大同行”。所谓“大同行”,指的是中科院所辖的6大学部,包括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
医学学部等;而“小同行”则是在“大同行”中,根据研究领域细分而成的若干小组,比如化学部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
不少院士坦言,受研究领域所限,“大同行”时常看不太懂“小同行”的材料,很难做比较、判断。因此“大同行”投票时,往往会更多参考之前“小同行”给出的排名。
按照现行评审规则,“小同行”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候选人的命运,这与国际通行的“同行评议”十分类似,但也不可避免地掺杂了运气和偶然成分。
多年前的一次院士圆桌会议上,汪品先院士曾半开玩笑地说,也许当年自己只不过比别人多了一票,于是就成了各类学术会议和课题评审会的抢手人物,而因一票之差出局的另一位学者就只能回家抱孙子了。
一些优秀科学家落选,“撞车”或是原因之一。一位资深院士解释说:“如果在评审时同一个学科有两个候选人,可能两人的得票就相差一两票,但受名额所限,也会导致其中一人落选。”
为了严把“质量关”,2007年起,院士增选主动抬高了门槛,将终选阶段的当选票数“需超过投票人数的1/2”提高至“不少于2/3”。
论文、大奖不是衡量学术的唯一标准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拥有怎样的学术成就才有资格当选呢?尽管这是一个很难用指标量化的标准,但每位参与投票的院士,心中都有一杆秤。
陈凯先院士将自己的评判标准归纳为“创新性+系统性”,即对学科整体发展的贡献;如果只是偶尔在重量级杂志上发过一两篇文章,则不足以为“贡献”。何况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发表论文和得奖的概率差异很大。他承认,对于同一成果,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选院士毕竟不是体育比赛,无法绝对量化,全世界都如此,这很自然。”
常常有人将某某当选院士归功于几篇影响因子较高的论文,或是一两项国家级科技大奖,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好论文就一定评不上。陈凯先举例说,有位老专家花了一辈子研究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尽管所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并不很高,却为我国植物化学和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最终高票当选。
“真正懂行、负责任的投票人是不会被一堆论文迷了眼的。我更看重的,是他真正解决了什么问题。”王迅院士说,面对一叠由论文篇目之类堆砌出的材料,他会仔细分辨这其中候选人自己做了多少,对推荐单位的“包装”保持警惕。
当然,在考量候选人学术水平的同时,学风正派、品行端正是底线。不少院士表示,若是在学风、品行上犯了大忌,即便是位“学术大牛”,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一票否决”。现实中,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往往和学风、品行是一致的。
“言多必失”不是规则,却不无道理
不少人将饶毅的落选归结为“话说得太多了”。近年来,这位海归学者多次对国内的科研体制提出中肯意见;即便在今年上半年的参选关头,他仍保持着一贯的活跃,对转基因、降低博士后职称等敏感话题频频发言。
在崇尚严谨、讲求踏实的科学界,真的是“言多必失”吗?“不可一概而论,但‘吃嘴巴亏’的不是没有。”陈凯先说,喜欢说话的人往往容易被人理解为“不务正业,爱出风头”,会在对其不甚了解的同行那里丢失些“印象分”。有时,说多了难免得罪人,进而招致反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公司上市前进入“静默期”一样,当科学家被提名为本年度院士增选候选人后,大多会在“敏感时期”选择尽可能低调。不止一位院士称,当年自己参选时得到过前辈“少说为妙”的提示,现在自己也会如此提醒后来人。
不过,某些候选人表面上“静默”,私下里却在积极“活动”。两院院士严东生表示,有些人为了获得院士推荐,会主动用各种方法和相关学部的院士“套近乎”,“碰到这样的人,我一律拒绝推荐。”
王迅记得,有一年院士增选,因为某院士说了一句“谁谁谁曾找我看材料”,这名候选人立马少得了几十票。无奈的是,现在的“活动”越搞越聪明,形式也越来越隐秘,有时,一场看似普通的学术会议,也巧妙穿插进了候选人亮相环节。
相关专题:
众议饶毅落选院士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