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一个由中、英地质学者组成的团队最新发现,在约3000万年前,柴达木盆地气候凉爽、湿度适中,被温带落叶阔叶林覆盖,与如今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很大不同。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如今的柴达木盆地以干旱为主要气候特点,气温变化剧烈,风力强盛,日温差常达到30摄氏度左右。
此次,研究团队在柴达木盆地北部发现了一个约3000万年前的植物化石群。研究人员运用分析程序研究了这些化石,并结合大气海洋综合环流模型,重建了当时的古气候和古海拔。
重建结果显示,与现在化石产地年均气温1.9摄氏度、年降水量82.7毫米的寒冷、干旱气候不同,3000万年前的柴达木盆地气候凉爽、湿度适中。当时,那里年平均气温11.6摄氏度左右,冬季温度接近冰点、夏季凉爽,温度季节性差异远小于现在。当时的年降水量很可能超过1000毫米,夏季干燥、冬季湿润,降水的季节性差异也相对较低。但3000万年前的柴达木盆地与现在也有相似之处:当时那里的海拔已经达到3.3千米左右,与盆地现今的海拔类似。
“3000万年前的柴达木盆地,覆盖着以杨树类和豆科植物为主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在西风带控制下,曾经横贯欧亚大陆的大洋带来充沛的水汽,滋养着植物的生长。”参与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员史恭乐说。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地学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上。(来源:新华社 王珏玢)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epsl.2020.116175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