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小红 唐贵江 来源: 中国新闻网发布时间:2021/3/2 10:20:29
选择字号: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促内地香港高等教育双向互补合作

中新社深圳3月1日电 题: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促内地香港高等教育双向互补合作

中新社记者 郑小红 唐贵江

3月1日,即将赴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在深圳接受采访,他将向大会提交建议,其中之一是针对如何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议题积极发声。他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框架下,积极推动内地和香港高等教育更高水平的双向交流与合作。

李清泉说,高等教育交流融合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并且提出了多项任务和措施。例如“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鼓励三地高校探索开展相互承认特定课程学分、实施更灵活的交换生安排、科研成果分享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等等。

香港回归以来,随着两地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互动发展,两地高校间联系不断加深。近年来,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支持下,两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速度明显加快,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如以高校为主体已经设立了多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成立了粤港澳高校联盟;两地高校在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相互招生、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师资培训等方面,纷纷签订校际合作协议。

内地和香港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不断深入的一个重要体现和标志性进展是:香港高校纷纷在内地设立办学机构。目前,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经办学并快速发展外,香港科技大学在广州、香港城市大学在东莞、香港理工大学在佛山、香港公开大学在肇庆、香港大学在深圳等也正在建设或筹备建设当中。

李清泉认为,从生源、产业支撑、就业市场、学科水平、师资队伍、国际学术声誉等多维比较看,广东高校与香港本地高校各有优势和不足。香港高校虽然国际化程度高,学科和科研整体水平较高,但科研成果的转化偏弱,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受到局限。因此,两地高等教育合作完全有双向互补的空间,应当努力实现双向互补的合作交流格局。

据悉,深圳大学对此已经有了初步设想,希望在“十四五”期间,面向香港需求,打造学科特色和新型智库。包括计划在现有基础上,与香港高校设立有关法律硕士、社会工作、新闻传播等跨界联合培养项目,加大招收和培养香港学生的力度(本科生、研究生、高级研修班);鼓励支持面向香港需求的学科方向、目录外二级学科或学科团队,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等;支持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等新型智库发展,增强核心服务能力。

其实,深圳大学一直注重与港澳高校的合作,在2019年,深大与香港高校联合成立“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2020年,深大联合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组建了“粤港澳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学校还分别与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港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通过提供创业培训、基金扶持、参访交流、科研合作、联合培养等形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生活、创业就业。

李清泉说,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推动三地政—产—学—研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和深入合作,在深港创新科技合作区、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地建立一批不同领域、不同应用的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战略合作平台。

相关专题: 2021两会科教之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