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官周平 张行勇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9/5/30 16:13:43
选择字号:
构建陕北黄土高原乡村振兴规划需重视四个生态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榆林市榆阳区是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改革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成效突出,成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乡村振兴建设的典型。5月中旬通过对陕西榆林乡村振兴建设的调研,实地考察了黄崖窑村、赵家峁村、白舍牛滩村等示范村的产权制度改革、乡村旅游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等工作,详细考察了其改革历程、规划概况和农村发展模式等。

通过调研,感到榆林榆阳区在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乡村振兴地域模式、民生改善方面开展了积极稳妥而富有成效的探索,有不少值得深入学习与总结的新内容、新做法、新思路和新模式,也有利于黄土高原地区其他地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学习借鉴。结合多年黄土高原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的研究成果,认为构建陕北黄土高原乡村振兴规划需重视的四个生态问题。

一、构建适合当地资源禀赋的乡村振兴地域模式

目前榆阳区编制了三个规划,《榆阳区乡村振兴示范村规划建设导则》将村庄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和搬迁撤并类等4大类,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设引导细则,供全区建设参考;编制了《25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五年规划》,突出产业发展和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但从调研的黄崖窑村、赵家峁村、白舍牛滩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情况来看,三个示范村均按照旅游观光路线来设计,赵家峁村和白舍牛滩村模式具有特殊性,不具有区域可推广性和可复制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2018年和2019年组织3000多名大学生,对西北地区345个县、31388个乡村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西北地区乡村类型与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提出西北六省区乡村类型涵盖了生态保护型、粮食主导型、特种作物型、果蔬园林型、城郊结合型、文化传承型、乡村工业型、草原牧场型、畜禽养殖型、乡村旅游型和多元发展型11种。

榆阳市乡村类型划分还较为粗糙,缺乏产业指导性,须从榆林乡村的健康状态、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与社会服务等特征出发,从乡村振兴地域系统结构、功能研究切入,探究“绿水青山”系统功能发挥不充分、乡村发展自然环境-经济系统不协调等现实问题,着眼“绿水青山”永续发展的乡村地域系统重构机理与类型,梳理提出不同问题趋向、不同目标导向的乡村振兴地域模式与可行途径,研究创建生态保育、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三生”融合新目标、新格局,健全加快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机制、新动力。

二、探索乡村富民新途径的内生发展模式

怎样维持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键是要充分考虑由于生态系统复杂性等诸多因素所引起的不确定性,要合理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思路,全面提升服务功能的总量,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以及支持服务。

从实地考察的黄崖窑村、赵家峁村、白舍牛滩村三个乡村振兴示范点来看,都是以文化服务功能的开发为主,黄崖窑村以“苹果红、油菜香、农居美”为特点的乡村旅游观光,赵家峁村以“自然观光、文化体验、高端度假、 农业休闲、康体运动”等特征的乡村旅游、白舍牛滩村以“草原文化+农耕文化结合的草滩风情田园综合体”为的乡村旅游,三个示范村都是基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乡村旅游为主体功能的成功典型。

三个示范村由于受到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主导产业、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制约,其生态功能的整体发挥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如何在村、区、市和区域不同空间尺度下,根据不同生态系统恢复目标和标准,遴选产业增收案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规范流转、生态环境补偿、企业带动增收等关键技术,推进合理可行的生态服务功能的增值增效技术,进行成功恢复的评估和生态恢复效力的评估,对于缓解生态环境退化,提升“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严格保护生态环境、践行“两山”理念

榆林市地处黄土风沙丘陵区,长城一线以北属毛乌素沙地,是农牧交错地区,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近年来,通过退耕还林和人工造林种草构成乔、灌、草复合的沙区生态系统,榆林市的生态环境趋于稳定和好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生态治理成就。

在榆林实地考察中,原本生态恢复绿山和农地被大量的开发,土壤与沙漠大量裸露,同时也缺乏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如果遇到降雨,将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黄崖窑村种植油菜的上千亩川地,半年时间(5-10月)地表无附着物;赵家峁村的坡面裸露,原有山地植被破坏严重,极易引起水土流失与扬沙,这也是该区域风蚀和沙尘的重要原因。

榆林市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在陕西省生态功能分区中,明确提出该区要控制土地开垦,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湿地,保护沙生植被,控制放牧与樵采,营造防风固沙林,退耕还草,发展人工草地,恢复天然草原植被,从而实现土地沙漠化控制功能。但目前乡村振兴过程中,各地的土地整理开发程度与强度与此要求相悖。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所的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要有效减少和防治风蚀,植被覆盖率必须达到40%-50%的水平;而要保证在最高风速风蚀输沙得到有效控制,植被覆盖率必须达到60%-70%的水平。因此,降低毛乌素沙地土地开发强度,将提高现有土地质量放在农业综合开发的首位,重点研发与集成区域“绿水青山”主体功能维持与价值提升技术;开发并优选“绿水青山”提质增效关键技术与新型特色生态产业培育技术;与工业与农业发展联合的“绿水青山”快速培育技术与示范。

四、规划面向“2030目标和2050愿景”的区域“三生”空间布局

虽然榆林所在的毛乌素沙地采取乔—灌—草相结合,人工—飞播—封育相结合,植治—水治—土治相结合,实施一改三化八配套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植被覆盖率达到40%-50%,使流沙得到了有效生态治理,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

目前,黄土高原在生态治理方面已取得了区域性和阶段性的成果,但与新时期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战略目标仍有差距,尚不能满足区域绿色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对科技支撑的需求。同时,毛乌素沙地不少区域属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是当地土地利用的核心和关键。我们研究了榆林市神木市的“三生”(生态、生产与生活)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趋势,神木市2015年“三生”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其中,生态空间面积最大,占全市总面积的83.3%,生活空间面积最小,占全市总面积的2.6%;在1990-2015年间,神木市的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生活空间呈现增长趋势,三类空间面积变化幅度较小,总体呈现较稳定的空间格局。

未来如何从区域整体生态功能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面向“2030目标和2050愿景”,明确该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中“三生”空间格局,不同类型区生态产业布局与优化,“三生”空间的耦合机制、模型与优化决策,实现“绿水清山”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商业化模式等,都是实现未来黄土风沙丘陵区建设美丽家园亟需探索与研究的问题。

  作者信息:上官周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教授;张行勇, 记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