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次论证伊朗北部干旱-半干旱环境形成于240万年之前 |
|
240万年前,受北极冰盖消长的影响,位于中亚西部的伊朗黄土高原沙尘暴开始频发,干旱—半干旱环境开始形成。近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研究员王鑫带领团队,在空间上填补了亚洲内陆干旱化研究的空白。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报告》。
大约4000万年前,中国的西北内陆气候较现今更为湿润。什么原因使环境由湿润变成干旱?王鑫说,伊朗北部地区是北半球中高纬度内陆干旱区的主体,是北半球沙尘暴的重要潜在源区之一。这里的粉尘和古气候演化历史研究对理解中亚干旱区形成的时间等科学问题有重要意义。
2013年1月,该论文的通讯作者陈发虎院士在伊朗开会,发现伊朗黄土高原灰黄色黄土之下出露有红色堆积物,初步判断可能为年代较老的风成黄土。由此,实验室与伊朗方面签署了五年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伊朗黄土研究。与中国黄土高原250米厚的第四系黄土不同,位于伊朗北部、里海东南的伊朗黄土高原黄土地层很薄,最厚只有22米,不能打钻,钻头一下去土就碎了。研究小组成员王鑫、魏海涛等采用最原始的方法,先在剖面上用小刀刻一个凸槽,再按10厘米间距从中刻出一个个长约6厘米宽约4厘米的定向土块儿。
带着这些“土块儿宝贝”,研究小组回到国内实验室,证明了黄土之下的红土是也风吹过来的黄土。通过古地磁定年和古生物化石证据,明确了这套红色黄土形成于240万年前~180万年前。王鑫介绍,黄土还是红土,不能简单通过颜色来判断。在伊朗发现的红土可叫作红色黄土,代表沉积时较现今更为湿热的干旱—半干旱环境。
由此,研究小组认为,受北极冰盖消长的控制,中亚干旱区西部自从240万年前开始堆积黄土,且从到240万年前~180万年前气候逐步变冷变干。这为认识亚洲干旱区的时空演化过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地质记录证据。通过与中国黄土高原午城黄土的对比,研究小组揭示了早更新世中亚西风区和东亚季风区轨道尺度上的干湿演替具有大体同步的变化历史。(来源:中国科学报 刘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