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子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2/26 9:51:34
选择字号:
殷国茂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胡子祥

我是第一次主持采集工作,承担的是殷国茂学术成长资料采集项目。同众多“采迷”一样,伴随着探寻老科学家的学术人生,自己也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心路历程。若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两年多来,在采集工作过程中,我们因此而感动深深,收获多多,幸福满满。

一、感动深深

采集工作不仅仅是对科学家学术史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更是对科学家人生和价值的体验、凝练和升华。从这一意义上来讲,采集工作不仅要有广度、深度和精度,还要有态度、温度和热度;它既是一丝不苟的考证活动,更是感人至深的情绪体验。

一是感动于科学家独特的学术经历、思想和人格。记得2015年4月14日四川省科协三位领导与我们一起拜见殷国茂院士,初次见面就为他谦逊、和蔼、平易近人的品质所感叹。随着与院士交往、访谈的深入,我们一次又一次为院士的故事而感怀。小时候,他和小伙伴在麦田拾穗,没料到偶遇八路军伏击日本兵,子弹在头顶呼啸,生活在敌后的他自小便燃起强烈的爱国激情;早在1953年9月他撰写的《140机组调研报告》,让我们领略到刚毕业的大学生所做的调研工作是那么地系统、深入和细致!即使在最艰难的十年岁月,他仍然不忘初心,他相信中国共产党,相信毛主席,依然静心地搞研究;如今纵然已逾85岁高龄,业已办理离休手续,他“仍要再工作两年,然后再安享晚年!”如此爱国、豁达、乐观、敬业的科学家,如何不令人崇敬!

二是感动于社会各界对采集工作的无私帮助。在采集过程中,无论是在成都,还是北京、鞍山、大连、龙口,所到之处无不得到相关人士的热情接待和无私的帮助。譬如,东北大学王国栋院士在紧张的会议间隙,专门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年逾80岁高龄的大连理工大学卢杰持教授、姚楠珣教授,分别在自己家中接待我们的采访;年逾古稀的北京钢研院前副院长刘怀文先生接到电话,欣然应允采访;殷恒和先生往返驱车两百余公里,亲自到烟台莱山机场接送,安排在殷院士家乡的考察,并接受采访等等。在此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对于老科学家人格的景仰和对科学精神的高度崇敬。

三是感动于采集管理方高度敬业的精神。在采集项目进行中,无论是中国科协的专家学者,还是四川省科协的领导和专家,还是馆藏基地的老师,都给予了项目细致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尤其是馆藏基地的陶萍老师和李志东老师,与我们小组一起进行实物资料整理、编目和验收工作,在四天半之内工作时间竟长达58小时!他们高度敬业、忘我投入和极端负责的精神确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小组的每一位!因此,即使长时间疲劳作战,大家也非常用心、舒心和开心!如果没有这些专家学者和领导的督促、指导与和参与,难以想象项目能够如期完成。

二、收获多多

从显性层面,采集工作的成果不仅包括实物资料和数字化资料的挖掘、整理与归档,还包括对资料的解读和研究、研究报告的构思与撰写等。但是,真正的收获远不止于此。除了上述显性价值以外,采集工作还具有更多的隐性价值与未来意义。甚至可以说,采集工作所完成的是对历史负责、对国家负责、对科技事业负责的一件大事。

一是为科学精神的弘扬与传承提供史料史实。采集工作的对象,绝大多数均为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奠基者和功臣。他们的巨大贡献和科学精神,可谓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宝贵财富。在采集过程中,老科学家报国为民的理想追求、不懈创新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的品德风范,无不深深感染每一位“采迷”。通过采集工作,研究宣传老科学家的典型事迹和崇高精神,营造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可以进一步激发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和热情。

二是为“四个自信”的树立提供实践素材。采集工程所遴选的老科学家无不亲身经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整个过程。他们为中国之所以“富起来”和“强起来”作出了重要贡献。众所周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学家更是创新的火车头。以殷国茂院士为例,他亲身经历我国钢管科技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整个历程,是我国钢管工艺和设备由引进、改进到自主创新的领导者与实践者。换句话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如何走出来的?科技创新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如何?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为此提供了众多生动的中国故事和中国案例,这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的树立和笃定,提供了现实素材和实践支持。

三是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传播提供鲜活案例。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那么,对于后发国家而言,如何走科技自主创新之路,进而为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显然,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之路,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之路、以创新促发展之路。这些正是典型的中国故事和中国智慧,对于后发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采集工程可谓是功在中国,惠及世界。

三、幸福满满

“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相信只要是真正的“采迷”,就一定能同穆尼尔·纳素夫之间产生共鸣。因为在采集工作过程中,“采迷”无一不能从老科学家身上,深切体会到什么是人生的价值和真谛,什么才是人类最美好的追求。

一是对道德品质的熏陶。在采集过程中,“采迷”不仅可以同老科学家近距离对话,还可以同老科学家身边的同学、同事、家人、朋友等广泛接触,可以近距离目睹学术大师的风采,聆听学术大师的声音,走进学术大师的工作和生活。对于“采迷”来说,这无疑是一段非常独特的人生经历,不仅可以拓宽眼界,进行跨界学习,还会增加人生阅历,陶冶道德情操;不仅可以增强科研能力,还可以锻炼科学思维,养成科研习惯。

二是对人生价值的洞察。虽然采集活动首先偏重于实物、音视频等资料挖掘和整理,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采迷”们就会逐渐体察到老科学家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学术成长特征。譬如,在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殷国茂院士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从未改变;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对科学研究的爱好,与日俱增;对钢管工艺与设备的关注,对行业和区域经济的思考,持之以恒……对于爱国、敬业、创新、大爱、奉献、无私等科学家精神的体察和理解,可谓“采迷”们最大的幸福。

三是对科学真理的追求。每一个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经历和学术思想都是独特的,但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于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数十年如一日,持续在学术前沿探索、突破、创造。殷国茂院士自1953年大学毕业到鞍钢参加140机组建设,到今天一直都活跃在我国钢管学术前沿,从轧管机组的引进,到改进,到自主创新;从第一根无缝钢管的轧制,到发展为世界钢管生产大国,殷院士在钢管工艺与设备的学术前沿耕耘了65年之久。纵然现已85岁高龄,却仍然奋斗不止,志在千里。这种对科学真理的笃定、热爱和不懈追求的精神,是他留给新时代的一笔重要财富。(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科学报》 (2018-02-26 第8版 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