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佳雯
科普如何做?这个话题仍为本届政协委员们关注,并产生了一些新思路。
“只要给他们(公众)一个机会,安全地做科研训练,让他们感受就可以了。”全国政协委员黄力对科普的想法很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黄力表示,在可能的情况下,打开科研院所的大门,让对科学有兴趣的公众、学生有机会走近科学,去观察、参与、体会、思考,他们自然会形成自己的认识与判断。
两会上,科学与科学家的魅力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跑会的记者。这种影响始于与科学家的话题探讨,并在记者为科学家的素养和人格魅力的吸引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而,才会有记者对某位科学家观点的赞同,才会有记者对某位科学家的温文尔雅大加赞许。
想来科普确实也可以如此。通过近距离的接触,获得最直接的认知,潜移默化地改变你对事物的看法,激发你对某一领域的兴趣,引导你自己去挖掘探索。
如果让更多的公众、学生在不影响科学家工作的情况下,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科学家、感受科学,相当于提供了让更多人被科学所吸引的机会。长期坚持下去,在社会上形成将“科学当做艺术品一般欣赏”的氛围,可能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中国科学报》 (2017-03-13 第4版 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