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陆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11 9:50:16
选择字号:
科普需要“催化剂”

 

■本报记者 陆琦

“我来给你出个题。”接过名片,没等记者提问,全国政协委员、中核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天林先开口了,“你们《中国科学报》应该多多呼吁科学家出来讲科学、做科普。”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念头,与钱天林所从事的行业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拟建、新建核能项目频频受阻,主要是公众对核科学、核技术、核安全不理解而产生恐慌心理所致。”为此,钱天林提出,科学家应主动站出来做科普,主流媒体也应积极邀请科学家发声,为他们提供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的平台。

其实,不光是“恐核”的问题,抵制PX、转基因激辩等近年来发生的类似社会热点事件,均使科普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科技三会”上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让更多人理解科学,甚至是爱上科学,并不是科学本身就可以做到的。我们期待更多科学家“网红”的诞生,作为主流媒体,我们也要当好科学家与公众的桥梁纽带,在推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发挥“催化剂”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17-03-11 第4版 两会)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