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萱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6/6/6 10:24:03
选择字号:
观点:行政化、政绩观与应试教育

■王萱

众所周知,三十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严格地说,我们只是把教育做大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把教育做强。

扭曲的政绩观

在不少地区的教育行政层面,风行“唯分数的政绩观”。每年的高考成绩一出来,一连串的比较就伴随而生。首先是各地级市之间、县市之间、各校之间的比较,比一类线的“绝对人数”“万人比”,比“清华”“北大”的上线人数等等。一些县市的主要领导以接见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及所在学校校长来表示对教育的重视。如果不幸高考成绩不佳,政府领导必召集局长、校长开会批评问责,或者直接撤换校长。总之,从上到下,高考成绩已构成政府领导的政绩,而政府领导又掌握着校长的“生杀大权”,高考成绩也必然成为校长和各级领导的政绩,由校长把握方向的学校教育就只能围绕领导意志办学,将高考成绩作为唯一追求。

所以,在我看来,扭曲的政绩观是造成目前教育基础教育应试局面的最大推手。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生命线。但是,质量需要什么保障?用什么呈现?考试成绩仅是诸多办学质量指标中的一项而已。

教育行政领导要敢于担当

就目前而言,教育行政部门还存在以下两种问题:一是政府结成“政绩共同体”,一起对学校施加高考的成绩压力;二是有比较多的非基础教育“科班”出身的“外行”领导,他们不讲教育规律,但又满腔热情,热衷于检查、开会、听汇报,总是让基层学校苦不堪言。在教育系统内部,依然有这样的校长,只懂应试不懂教育,死抓质量不讲规律,培养了学生而摧残了人。但是这样的校长却颇受现今大多数教育行政领导的青睐,动辄表扬嘉奖劳动模范、功勋教师、道德楷模、代表委员等,层层光环集于一身,并成为榜样以供学习。这样的导向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当政府为了自己的政绩而急功近利的时候,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成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缓冲地带,要敢于顶住压力,尽力呵护教育之道,为校长撑起一片蓝天,确保校长的办学自主权。

校长要守住职业底线

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作为一校之长,应该在实践历练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并不断地与时俱进。在功利、浮躁的社会现实里,要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

人类道德的基点是爱心和责任感,教育就是爱与责任的事业。面对来自社会、领导等多重现实压力时,依然能想一想“假如面对的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作为一校之长,只要自己有坚定的信念,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校长是一个学校教育理念的引领者,其责任、其贡献、其力量可谓大矣。曾有著名教育专家大声呼吁,中国需要一些有责任的校长站出来,少一些功利意识,按教育的固有规律办学。这样的呼吁,不知道能不能让某些人有些许的警醒。真的希望有,但在目前这可能只是美好的愿望,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培育实践操作的环境和土壤。(作者单位:秦皇岛市青少年宫 )

《中国科学报》 (2016-06-06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