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之康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12/14 22:09:02
选择字号:
大学生“一无所有”之惑意味着什么

 

前段时间,某位复旦大学学生的一篇名为《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或者,也不能这么说》(下文简称《一无所有》)的文章刷爆微信朋友圈,她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自述了进入复旦大学后与他人对比发现差距,进而产生自卑感的心路历程。

该文章自发表后,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点赞近8万,评论区的热门评论最高点赞也有2万多,并有众多人转发,其中不乏北大、清华等高校学生,足见其火爆程度,可谓写到了大学生的心坎里。

不过,文章除了引起不少大学生的共鸣之外,更引来众多批评之声,说大学生矫情、自恃清高,“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甚至出现了两篇专门针对《一无所有》所作的文章——《我考上了“985”,也没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啊》《你都上了“985”“211”,没资格觉得自己一无所有》。

最终,事情以作者宣布公众号停更而告终。不过,对这篇文章的讨论却并没有结束。那么,大学生“一无所有”的心理究竟意味着什么?

自卑问题由来已久

作者在《一无所有》一文中写道,她的家庭条件在小县城里不算差,读初中时成绩也好,“自信得很不要脸”“那时候不学习,老看漫画也能考全校第一,记住一句樱木花道的‘我是天才’,大喇喇地就写在课桌上。”

后来上了名校衡水一中“就傻眼了”,第一次考试全校排名600开外,第二次全校800名。这时,她的最后一点心理防线也被攻破了,“然后开始自卑。很深很深的那种,引以为豪的东西全碎了”。

最终,她进入了复旦大学,却发现“光考了好大学也是没有用的”,因为“家境、外表、见识、人脉、情商,哪一个不重要啊”,她“觉得自己算是完了蛋了,努力什么?再努力也买不起上海的一套房子,人家上海土著的同学家里都有两套了”。

于是,她再度陷入了无法自拔的自卑当中,“不想学习了,成绩一落千丈,越自卑越不想动,越不想动越自卑,越自卑还越不想怨自己,怨什么呢,老觉得自己家庭条件不好”。

其实,进入大学后产生的这种自卑感并非文章作者所独有,众多评论、转发者表现出来的共鸣情感,其实也是自卑。

据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一位老师透露,平时前去咨询的学生当中,有不少因为家境一般、学业不顺或前途迷茫而产生心理压力。

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媛则表示,大学生“一无所有”的心理自卑感问题其实由来已久,“985工程”“211工程”的启动已有十几年,而两大工程高校的录取比例仅约4%,这些从高考战场的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高材生会聚在了一起,所以他们以前所具有的“主角光环”自然就不明显了,甚至消失了。所以,远在《一无所有》刷爆朋友圈之前,这一问题就产生了,这篇文章不过是这种情绪集中爆发的契机而已。

心理成长必经阶段

在李媛看来,文章作者进入大学后产生更强烈的自卑心理,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小时候,成绩可以决定一切,但到了大学就不是这样了,因为“大学是让人全面发展的地方”,并非成绩决定一切。

而且,他们走进大都市、进入大学之前,在有限的经验世界里知道的、看到的都很有限,要产生成就感、满足感、幸福感也比较容易。可在大都市、大学里,其他人的财力、房产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就会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渺小,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落差,自卑心理便会油然而生。就像作者在文中写到的那样:“回家我爸爸问我:‘上了大学就松了吧,你过得开心吗?’我说:‘不开心,比上高中的时候还要不开心。’”

李媛表示,心理自卑其实是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必经阶段,因为心理痛苦是心理成长付出的学费,他们应该学会自我悦纳。

据李媛介绍,自我悦纳是指个体正确评价自己、接受自己,并在此基础上使自我得到良好发展。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接受自己的全部,无论优点还是缺点,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二是无条件地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程度不以自己是否做错事而有所改变;三是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有愉快感和满足感。

《一无所有》的作者在大学里看到了家境、外表、见识、人脉、情商等。于是,在攀比的思维下否定了自己以往的认知。但其实,这只是大都市的一方面,并非全部。李媛说,大学生应该学会甄别,不能任由自卑情绪蔓延,要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从中学时的“他人肯定”适时地转变为“自我肯定”,因为“这是自我心理成长的一项任务”。

而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尊重的需要仅次于自我实现的需要,位于第二高层次,自我悦纳则会产生自尊。

“预备中产阶层”困境

《一无所有》作者的公众号业已停更,但该文章在大学生群体中甚至社会上却引起了极其广泛的关注。那么,除了折射出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深层次的社会根源?

在众多讨论当中,北京大学的学生卢南峰在他的一篇名为《“预备中产阶层”之殇:名牌大学生为何愤懑焦虑?》的文章中提出的一个看法得到不少人的赞同。他发明了一个概念用来形容愤懑的大学生——“预备中产阶层”,其特征是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985”“211”毕业生),在大众媒体时代掌握知识和话语权,却没有相应的经济支撑(焦点在房产),他们对中产阶层生活方式进行模仿,对大资本控制展现批判精神,对底层表达仪式性同情。

并且他指出,众多大学生的愤懑和焦虑,是因为“预备中产阶层”转正为“中产阶层”的渠道被凝滞了。

而事实上,不仅是“预备中产阶层”转正为“中产阶层”的渠道受阻,“中产阶层”上升的渠道也受阻了。这一点,在12月11日北京大学金融学系副教授唐涯所作的一次讲座中得到了印证。

她在题为《一个北大‘海归’六年的中产之路——梦想与焦虑》的演讲中说道:“我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中国最大的城市拥有房子、车子,我拥有一份不错的职业,还能在自己热爱和擅长的领域追求梦想……我似乎拥有一切,可是为什么我却常常感到惶恐和疲惫?我需要拼命地奔跑,害怕被时代遗忘落下,即使筋疲力尽。夜深人静的时候,为什么我常常会感到一无所有?”而这也引起了不少“中产阶层”的共鸣。

如此看来,疏通阶层之间的“转正”机制则是当务之急。

不过,对于“预备中产阶层”困境的观点,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有着不同的看法:“《一无所有》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根源并不是阶层流动被堵塞的问题,而是太强调教育改变命运的作用。”在他看来,教育只有一个功能,就是完善个体的认知,而把教育当作改变命运的方式,是严重地把教育功利化了。

可对于该文章反映出来的大学生愤懑、焦虑乃至心理自卑的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价值追求可多元化

熊丙奇表示,大家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那就是认为要考上名校才有出路,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其实这是走不通的,因为大部分学生还是进入普通学校,找一份普通工作。“其实,在健康的社会里,更加强调教育的平等,进入清华、北大和进入一个职业学校只有选择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便进入了“985”“211”高校,也会发现没有什么兴趣,自身的品质也无法与未来接轨。追求的是所谓的教育身份,但最终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从而产生焦虑和自卑。”熊丙奇说。

对于这一点,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深有感触。他曾做过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中有30.4%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另外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因为他们认为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据此,他杜撰出来一个词语——“空心病”,用以形容学生的这种类似抑郁症但药物又无效的症状。他表示,“空心病”的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李媛曾做过一项研究,表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学校、社会呈高度相关性。“学生在中学时代以学习为主,价值观并不完善,这项工作就留给了大学来做”。

对于一名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这一问题,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才林给出的答案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表示,这不仅是所有中国人的共识,更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在这个统一价值观的前提下,每个人也可以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基础上追求个人价值的多元化”。

“有些人生下来就具备很好的条件,这是事实,无法改变。我们可以跟别人比,但除了比家境、人脉之外,应该拓宽比较的内容,比如公益、读书等。”李媛用更简单的话解释道,“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大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比较,才能使人生更有意义。”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