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傍晚,在南京林业大学的校园里,学生们总能看到一位身材偏瘦但却身姿矫健的中年教师在运动场上跑步,而且还能做一套让许多年轻人也望尘莫及的单双杠动作,一看就会让人以为这是一位清闲而爱动的老师。但他并不清闲:上午,为博士生讲课;晚上,作为校督导组成员,对部分年轻教师进行辅导;周末,还要在南京林业大学首届生态文化节高层论坛上主持专家研讨会,并作精彩演讲……
这位繁忙又悠闲的教师就是南京林业大学教学名师、该校环境与发展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张智光。
探究学问:教学、科研和实践的融通
许多教师都在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冲突而犯愁,但张智光就像打通了“任督冲”三脉的武林高手一样,将三者融于一体,取得了奇特的创新成果。
他是如何做到教学、科研和实践三者融会贯通的呢?
“管理金字塔理论”就是源于张智光教学中的困惑、科研中的难题和企业管理服务中的实际需求,三路问题驱动,汇聚成的一理论成果,该成果获得了江苏省政府一等奖和教育部三等奖等科研奖。此后,他带领团队将该理论成果应用于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获得了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同时又应用于绿色中国研究,构建了绿色中国建设的三维金字塔体系,获得了梁希科技奖二等奖和教育部三等奖。张智光因此被誉为“绿色中国追梦人”。
新课程“决策科学与艺术”及其教材也是他“亦教亦研”的成果,成为江苏省为数不多的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的教材。
张智光还把自己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应用于社会服务,先后为中国国机重工集团、中国福马机械集团、金光集团APP、华泰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决策咨询与干部培训等贡献智慧。
2013年8月,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向南林大发来一封表扬信,通报表扬了张智光的成果《积极推进江苏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一文。两位省领导还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省发改委、徐州市采纳应用。这些科研、教研和实践成果又成为张智光课堂上的生动案例。
培养人才:知识、文化和能力的融汇
在教学中,张智光秉持的理念是:“作为大学教师,不能仅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理念不同,教育方式就不同。
在授课方式上,他很早就采用了近年来国外流行的“翻转课堂”模式,并结合中国学生的具体情况,用许多“小翻转”改造国外的“大翻转”。每次课之前,都用十几分钟进行课前热身,张智光称之为“餐前开胃菜”。学生们针对难懂的管理理论、国内外发生的管理事件、自己在学习生活和社团活动中遇到的管理难题等向老师提问,他有时即兴给出解答,有时让同学们开展讨论。
张智光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不满足于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更希望他们具有专业能力,希望“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有知识,不代表有文化。”张智光很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堂上,他结合决策艺术、管理心理学、组织文化和沟通技巧等管理学理论,巧妙地嵌入一些做人的道理、艺术的思维和情商的修养等内容。
“您的课很生动,早就应该来听了!这些PPT上的内容,让我们讲几分钟就讲完了,您旁征博引举了很多实例,让学生理解得很透彻。”一次,几位青年教师在听完张智光的课后,围着他兴奋地说道。
做人做事:科学、工作和生活的融合
管理学精髓已融化在张智光的血液里,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管理学无处不在。
在担任院长期间,张智光将管理理论研究成果用于学院的管理实践。在短短的两个任期内,他就带领经管院全体老师实现了博士点零的突破,新增了硕士点,获批了两个省级特色专业,创建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经管学院承办全国林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张智光运用管理学计划原理制定计划,每项工作都责任到人,并在计划执行中加强组织、领导和控制。那次学术年会开得非常成功。后来该会议计划还作为经典案例编入了他主编的《管理学原理》一书中。
在处理生活和工作的矛盾时,张智光也会运用时间管理方法,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时间的运用要像弹钢琴一样。我常把时间切成块,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工作再忙,该运动的时间他一定会出现在跑道上,该散步的时间他一定会悠闲地踱着方步,睡觉前总爱看一集电视剧“刷新”脑子……
回首20多年来的教师生涯,“融”字是张智光的一大特点。有“融”乃大,这是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