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丙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2/6 8:35:50
选择字号:
熊丙奇:对创新的“贴身”思考

 

相比体制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观察者的意见来说,管理者的自我觉醒与从自我开始进行改变,对改革的推动力量更大。

■熊丙奇

作为一名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管理干部,贾宝余撰写的《问道创新》这本科技与教育随笔,颇有分量。这不是一名旁观者对科研与教育热点问题的观察,而是一名一线工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对我国创新问题进行的“贴身思考”。推进我国科技与教育创新,尤其需要这种第一线的创新思考。

近年来,在谈及大学与科研机构的教育、学术创新时,都绕不开一个共同的话题,即教育与学术行政化。行政化的问题,既表现在制度设计上,又表现在教育、学术管理人员的行政思维上。前者需要制度改革加以突破,而后者则还需要行政管理人员的意识转变和管理能力提升。这种转变和提升,往往还会加速制度改革。

在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大学里,行政的高效与教授、科研人员的投入形成完美组合。一流的管理,是一流科研机构、一流大学核心的要素之一。而一流的管理,一方面来源于制度设计,另一方面来源于管理人员的高素养以及对科研、教育的持续思考、深入理解。

贾宝余在工作的同时,对身边的教育问题和科研问题的观察、分析,并非人云亦云,或者说官话、套话,而是不乏真知灼见。包括对身处的中科院的建设,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提到:“缺乏系统的法律支持与保障已成为制约科研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制度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往往使科研机构的领军人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与政策博弈以争取更多支持方面;而支持和资助的不稳定性,又使科研人员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争取应得的资源方面。因而,加快法制建设,以法律形式确立中科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或许是中科院当前顶层设计中面临的紧迫任务。”这种意识和建议,对推进我国科研管理制度的改革,无疑有积极意义。因为相比体制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观察者的意见来说,管理者的自我觉醒与从自我开始进行改变,对改革的推动力量更大。这也是我国为何要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建立学习型团队的用意所在。

他对高等教育的思考,也切中时弊,富有见地。在《大学的传统与中国大学的变革》一文中,点出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在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国家垄断的局面在民办大学的勃兴中有所减弱,但没有根本改观;高校之间的竞争机制没有建立,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和法律保障;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在泛行政化和泛经济化的冲击下难以自持,大学精神和人文传统日渐式微,工具理性日益扩张;在大学内部,尚没有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在大学扩张的背景下,规模与质量的协调问题也日益凸现。”并提出将大学传统和我国的高等教育传统相结合,解决这些问题的见解。

眼下,我国正在启动新一轮的教育和科技改革,第一线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对改革的理解和实际行动,将最终影响我国新一轮改革的成败。期望在科研、教育系统有更多的一线管理者、教师,能对改革有深入的思考,并把新的理念注入改革的实践。这是求解创新的重要力量。

《问道创新》,贾宝余著,华文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中国科学报》 (2015-02-06 第10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