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9-20 8:28:05
选择字号:
大洋一号:“红船”的前世今生

 
在“大洋一号”上看海上彩虹。陆琦摄
 
■本报记者 陆琦
 
作为第一次出海的新人,除了晕船,船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而美妙。俗套点讲,晕并快乐着。
 
第四航段上船的不少船员都是从刚执行完“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任务的“向阳红09”船下来的。
 
他们告诉记者,“大洋一号”排水量5600吨,别看比“向阳红09”大,在“向阳红09”上反而没那么容易晕。“‘老毛子’造的船,像不倒翁,晃得厉害,不容易翻。”
 
和船上大多数调查队员一样,“大洋一号”也是个“80后”,原名“彼得安德罗波夫号”。它曾是前苏联的一艘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考察船,于1984年在前苏联的赫尔松船厂建成下水。
 
1994年,为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调查的需要,中国大洋协会从俄罗斯远东海洋地质调查局购买并经初步改装后,将其命名为“大洋一号”。
 
“大洋一号”是目前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具备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物理海洋、海洋水声等多学科的研究工作条件,可以开展海底地形、重力和磁力、底质和构造、综合海洋环境、海洋工程以及深海技术装备等方面的调查和试验工作。
 
从1995年开始,“大洋一号”先后执行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为中国的大洋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大洋一号”在业内被称为“红船”。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党委书记滕征光是“大洋一号”第一任船长。
 
他告诉记者,1995年出海的时候,船长房间的窗户漏雨,一下雨,水就哗哗地往里灌,海上又很容易遇到暴风雨,经常是有床不能睡。后来只得用胶布,一层层地往上糊。
 
因为火灾事故,他作为工作组组长上船检查、指导工作,再次亲密接触“大洋一号”,不由感慨于它的变化之大。
 
为了适应中国大洋资源研究开发从单一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向多种资源的战略转变,以顺利完成“十五”计划提出的新任务,在国家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充分论证,中国大洋协会于2002年对“大洋一号”进行了现代化改装。
 
改装的重点内容包括:增装动力定位系统和关键调查设备,更新甲板收放设备,改善生活及安全设施,对实验室进行统一布局和建设,构建现代化船舶网络系统,提高通信、导航和驾驶能力。
 
在长104米、宽16米的甲板上,整齐有序地安放着吊车、绞盘机械以及深海电视抓斗、多管取样器等调查设备。这些都是海洋科学考察的基础设备,都是10年前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时加装的现代化装备。
 
船长甄松刚介绍说,现在的“大洋一号”可以进行多种高精尖大洋调查作业,是一艘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科学调查与深海设备试验相结合的综合性海洋调查船。
 
“在‘大洋一号’没有职位,只有岗位。”这是船员、队员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中国大洋科考是在国家海洋局和中国大洋协会的领导下组织开展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负责航次具体实施工作,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负责船舶保障,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同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国内外几十家单位共同完成航次任务。
 
简单来说,船上包括两大群体:船员和科考队员。船的航行靠船员,一个轮机部,一个甲板部,各个船员负责不同岗位,每个岗位又相互协作,从而保证了船在海上安全地行驶。来自不同单位的科考队员好比乘客,主要负责在船上进行各种科学考察、实验等。
 
船员、队员在船上成为一个大家庭,他们牢记“大洋人”的神圣使命,为“探秘大洋”的共同目标携手共进。
 
《中国科学报》 (2012-09-20 A4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