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广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2-8 8:35:10
选择字号:
郭广生:研究型大学建设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北京工业大学校长 郭广生
 
研究型大学以高层次人才培养及知识与思想的原创为根本使命,其区别于一般大学的根本标志就在于“研究”二字。重视科学研究并在研究上取得相应的成就,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根本特征。迄今为止,足以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研成果有70%诞生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多高校已经将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自身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在战略规划上将科学研究放在重要地位,以高水平科研作为支撑,通过科学研究活动,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
 
高校科研的“黄金时段”
 
应该说,当前国内高校的科研发展拥有一个充满机遇的外部环境。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主要发展战略之一。而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成员,《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高校的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同时,随着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的发布,国家科技创新呈现新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更加注重学科大综合体系的形成、更加注重“政、产、学、研、用”大协作体系的合作,更加注重高端人才的引领,更加注重基础研究的支撑。这些也为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指明了发展道路。
 
事实上,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作为促进高校向研究型大学转变的发动机,已成为很多国内高校的共识。而“十二五”期间又是很多学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时期。内部动力加之优越的外部环境,未来的几年理应成为高校开展科研工作的“黄金时段”。
 
需要指出的是,有机遇是一回事,但能否抓住则是另一回事。机遇是面向所有高校的,但能否利用好有利的外部环境,弥补不足,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还需要每一所学校结合自身情况,认真思考。
 
科研组织形式须灵活高效
 
目前,国家的科技创新体系正在形成新的格局。
 
以国家2009年的R&D经费支出为例,其总支出为5802.1亿元,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员,却只有468.2亿,占总支出的8%。而企业和研究开发机构分别占到了73%和17%。这说明目前国家在科技创新中投入主体是企业和科研机构。高校要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要更广泛、深入地与企业开展合作,进行协同创新。而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建立一个灵活、高效的科研组织形式,便成为了一所高校能否在协同创新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要实现在科研工作中的协同创新,就必须逐步构建起一个以国家级科研基地为核心、省部级科研基地为主体、基层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为支撑,涵盖基础研究、工程应用和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全方位科技创新平台。从传统的以院、系为主的纵向科研组织结构,调整为以平台为依托、以项目为牵引、人员可交叉流动的横向科研组织形式。
 
与此同时,高校还应结合科研组织形式的建立,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整体管理与服务水平。在整合科技资源、提供良好科研环境方面,突出政策引导作用,构建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政策体系。
 
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
 
研究型大学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根本任务。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可以发现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大学培养出了大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可见,以研究为重心、以培养精英为任务,以个性化发展模式为途径,是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内在本质特征,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相结合。
 
通过师生共同参加科研,教育功能从以传授前人知识为主要特征的知识教育向以培养认知能力为主要特征的认知教育转变,教学方式从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型教学向关注创新性教育的研究型教学转变,从而促进一流人才的培养。
 
对此,国内高校要利用现有的优质资源,借助重大科研平台、科研项目和科研基地、充分发挥校企、校院所各自的比较优势,构建开放、集成、高效的学生培养新模式,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例如,在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代表的理工科类院校中,本科生教育应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一系列优秀学生培养计划为契机,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素质和实践能力,大力倡导本科生导师制,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在硕士生培养中,则需要建立学术型和专业型人才的分类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鼓励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应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于学科前沿,依托优势学科和高水平科研课题,强化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我国正处在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发展、科技英才辈出、科研成果大批涌现的又一新的发展时期。自主创新呼唤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投身国家科技创新建设、提升学校科研实力是时代赋予国内高校的光荣使命,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更坚实的步伐,还需要每一所有此志向的高校作出坚实的努力。
 
《中国科学报》 (2012-02-08 B1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