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 |
专家呼吁用钱学森理论助解“三农”难题 |
|
本报讯(记者王卉)近日,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委员会于北京举办的一次会议上,与会专家学者发出《呼吁书》,建议国家实施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战略,发展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破解“三农”难题,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呼吁书》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与国计民生关系最大,也是最薄弱、最不为重视、问题最多、最缺乏创新战略思想的“一化”。
“行政系统所认为的突破,是在原来思路基础上的往前发展,不是钱学森提出的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曾在农业部具体负责草原工作的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委员会主任李毓堂表示。
与会专家认为,造成我国当前“三农”问题和潜在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近三十多年来未能按邓小平提出的农业发展战略构想实施创新发展,在方针上未摆脱“重在粮食”和在十八亿亩耕地上做文章的思想束缚,政策上偏重实施减税、补贴、扶贫等治标措施,技术上多推行单项、分割措施,科技成果大都不能推广转化成生产力。
李毓堂认为,现行的政策治标不治本,没有变输血为造血。
而钱学森的思想是系统、统一的战略。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说,上世纪80年代,在他为农业生态系统问题苦闷时,钱学森提出的草产业理论让他豁然开朗。
钱学森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理论内涵是:以生物技术革命和系统科学管理为动力,全面优化利用国土资源,发展农业型知识密集型五大产业(农、草、林、渔、沙产业),推动农业生产力大发展,达到整个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制、农村社会的大变革,最终实现消灭三大差别。
《呼吁书》认为,当前西部大开发中,仍有重工矿商贸、轻基础经济的倾向;在农牧发展中偏于推行单项技术措施;在政策上偏于面上资金补贴和点上扶贫救济。目前,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落后贫困状态,和东部差距越来越大。而且草原继续遭受外来开垦、强占、挖掘等破坏,许多地方的牧区经济和草原文化面临崩溃。
“要改变这一态势,采纳钱老建议刻不容缓。”李毓堂说。
《科学时报》 (2011-12-19 A2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