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晓芬 来源:南方农村报 发布时间:2010-4-24 16:25:54
选择字号:
南方农村报:转基因水稻该不该种
 
2009年8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牵头研发的“华恢1号”和“Bt汕优63”率先获得我国第一张转基因水稻生物安全证书,让中国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迈出了关键一步。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100多名学者联名上书全国人大,“要求立即停止转基因水稻和玉米商业化生产问题”;随后相关媒体组织了多场辩论赛,转基因水稻深陷争议漩涡。
 
继2005年之后,非法转基因稻种在湖北、湖南等地规模种植的乱象今年初再次见诸报端。近日,湖南省常德市专项调查出了5个疑似转基因水稻种。各界怀疑,一些未进行任何安全评价的转基因稻米可能早已悄然端上餐桌。4月18日,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受南方都市报邀请在“小谷围科学讲坛”开讲,首次面向公众,回应转基因水稻的诸多质疑。
 
又曝非法转基因稻种流入市场
 
早在2005年,绿色和平就发布报告称,湖北多个地方的种子市场、农技站和种子站在非法售卖还没有通过安全审批的转基因水稻,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和松滋市。据称,2005年湖北省转基因水稻的种植面积为2-2.5万亩,可产转基因大米1-1.25万吨。
 
随后湖北省农业厅调查后发布声明,对绿色和平组织所称含转基因成分的稻米进行抽查,均未检测到转基因成分。但发现武汉科尼植物基因有限公司、武汉禾盛种衣剂有限责任公司和华大新技术研发公司在承担转基因水稻生产性试验过程中,擅自扩大制种。
 
时隔5年,同类现象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今年3月下旬,正值湖北农户购买稻种高峰。据《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记者实地调查发现,湖北等地转基因水稻已形成规模种植,而农民自己拒吃收获的转基因稻谷,却将其混在普通稻谷中进入流通市场。
 
4月14日,绿色和平再次发布报告显示,违法生产的转基因大米和米粉已经进入了广东、福建、湖南和湖北四省的市场;并对湖北、湖南两省8个地区市场上流通的稻种进行快速检测,将呈阳性的样本送往独立第三方试验室进行转基因成分的检测,发现转基因大米、米制品和种子的品系均为Bt汕优63。
 
近日,湖南常德市农业局部署专项执法检查,共查出5个疑似转基因稻种,其中涉及了武汉九环、武汉惠华三农种业有限公司、武汉敦煌等3家种业公司。
 
未授权任何单位生产经营转基因稻种
 
社会各界普遍认为,非法转基因稻种可能就来自张启发团队。
 
“华中农业大学作为法人单位、国家的大学,从来没有跟任何公司签任何形式协议授权任何单位生产、经营抗虫转基因水稻种子。”4月17日,张启发教授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澄清,华恢1号和Bt汕优63从研发到申报安全证书是按法律法规来做的。“如果市场上有转基因稻种流通,属于违法行为,那些打着华中农大牌子或说是与我们课题有合作的公司、个人,均侵犯了学校名誉权和知识产权。”
 
对于华中农业大学科学家暗中推动转基因水稻非法种植谋求利益的指责,张启发表示,团队进行的转基因水稻研究资金均来自国家下达的科研项目,国家没有要求学校回收研发资金,所谓通过推动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来收回巨额研发资金是某些舆论的凭空猜想。
 
“至于媒体提到的几家公司,与学校有关的公司有武汉科尼植物基因有限公司和武汉惠华三农种业有限公司。”张启发说,2002年,华中农业大学在科技部的“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2002年课题”(国科农社函【2002】136号)的指导下,为由湖北省及武汉市科委、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东湖高新集团等多家单位共同出资组建科尼公司提供技术支撑。“我本人从未实际参与该公司经营管理,也没有从该公司领取任何酬劳。”
 
张启发介绍,公司成立后主要承担了学校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生产性试验任务(2003-2004年),完成后于2005年春解散。至于惠华三农公司,华中农业大学以科技入股的形式占30%的股份,但不参与经营管理,其推广的品种中,来自学校的有“华两优1206”、“华两优105”等3个杂交和常规稻品种。
 
“获得安全证书的两个抗虫转基因水稻品系目前未启动商业化步骤,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单位与个人以任何名义非法从事转基因水稻的生产、销售活动。”张启发强调。
 
田间生产试验很难做到全封闭
 
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需要从上一试验阶段转入下一试验阶段时,试验单位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进行安全评价合格,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严格的审批制度下,转基因稻种是如何流出试验室的?
 
“抗虫转基因水稻开始中试后,就走出实验室进入田间。我国农业田间生产试验很难做到全封闭。从中试到安全证书获批所经历的整整10年间,不排除有人见到田里长着如此好的东西,就拿走我们的稻种材料。”张启发表示,在进行生产性试验时,按照国家管理规定,转基因稻种由课题组制种,然后由种子推广单位布点,需要给农户提供种子和一定的补偿。
 
“对参与生产实验的农户,我们明确要求实验稻田生产的水稻应就地封存,不能外流。”但张启发介绍,2003-2004年间转基因水稻生产性试验布点1000亩左右,按每亩单产1000斤算,总产100万斤稻谷,虽然要求“不进入流通环节”,但课题组并没有全部回收、销毁,因此也无法控制农户收获的稻谷流向。
 
这种现象在已获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棉花上也很常见。国家环境保护部首席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薛达元曾于2002年和2003年,分别4次去河北省和安徽省,实地考察了那里的棉田,发现种子公司和研究单位推广各自的转基因抗虫棉,使各地的抗虫棉种子来源五花八门、错综复杂,有些品种连名字都没有,属于研究单位委托种植,根本没有通过国家的安全评估。
 
政府难阻转基因作物违法种植
 
一旦未获批产业化种植的转基因品种流向市场,其责任应该由谁承担?育种家还是相关安全监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认为,转基因稻种在为获准商业化种植之前流进市场,相关科学家是有责任的,毕竟流出去的转基因种子,农民是不懂的,必须有内行告诉农民,且有很大的利润才会有人出售转基因稻种。
 
“责任人应该是承担试验的单位,当地省农业厅科教处负有监管责任。”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基因工程与转基因安全研究室主任、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常务副主任卢长明表示,按照相关条例,转基因作物在获得生物安全证书之前,处于试验阶段的作物都要销毁,不能作为饲料原料,更不能流通到市场。
 
然而,南方农村报记者查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以及细则发现,对于安全等级Ⅱ、Ⅲ、Ⅳ的转基因生物,中试、环境释放以生产性试验的安全控制措施也只是规定,“试验结束后,收获部分之外的残留植株应当集中销毁,对鱼塘、畜栏和土壤等进行彻底消毒和处理,以防止转基因生物残留和存活。”对于谁来负责收购收获部分和处理措施,却没有严格要求。
 
“这暴露出我国转基因生物管理体系存在严重漏洞,产业化条件不成熟。”绿色和平农业与食品项目主任王伟康说,违法种植事件屡被发现,首先表明目前的监管模式已被证实无法有效杜绝转基因农作物的违法种植;其次该监管体系也无法对已经发生的违法种植事件进行惩处。
 
对此,华中农业大学表示,转基因生物育种无论从法规层面还是操作执行层面都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关键是看转基因作物是不是安全的,是不是优良的。
 
4月17日晚,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张启发。为了更全面展现不同科研领域的专家对转基因食品的不同观点,本报同时采访了科普作家、留美学者方舟子以及持反对意见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
 
■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在可控范围内吗?
 
正方
 
张启发:转基因食品是有史以来评价最透彻、管理最严格的食品。第三方机构的结论是:转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一样安全。长期的安全性试验和评价实际就是针对可能存在的长期效应中的未知问题。在多组动物灌胃试验中,按照每千克大鼠体重,每天两次用5克抗虫Bt蛋白灌食。8天后,各组动物体重和脏器重量无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华恢1号”稻米中,每克抗虫蛋白含量≤2.5微克,要达到动物灌胃试验的抗虫Bt蛋白摄入剂量,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需要吃120吨稻米。按照成人一天食用500克大米计算,吃完120吨稻米将需要657年。
 
方舟子:食品和药品不同,通常不可能做人体试验,也没有任何国际机构要求对食品做人体试验。即使有些东西的危害要过几十年才知道,我们也不能要求对所有的食品都做几十年的试验。
 
反方
 
蒋高明:8天试验,时间肯定是不够的,这反应了转基因科学家在这件事情上的浮躁心理。人不是小白鼠,对老鼠无害不能说明对人体也无害,国外许多科学家发表文章表示,转基因粮食对试验动物是有害的,对人的试验需要更长时间。瘦肉精、DDT、汽油抗震剂四乙基铅等物质是经过很长的时间才发现其危害的。
 
郑风田:大米为中国人的主粮,如果贸然推广转基因水稻,真的是把13亿人当小鼠了。建议可以专设一个安全岛,让那些认为转基因大米没问题者食用转基因大米,经过2代60年观察之后再决定是否大面积推广。
 
■小鼠吃了不中毒,人吃就安全?
 
正方
 
张启发: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大面积种植已有16年之久,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群超过数十亿之众,至今还没有关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任何证据。我查询过媒体报道所谓的转基因安全事件,凡是有文献出处的我都做了查阅,发现这些事件都站不住脚,后来都被证明要么是试验方法设计有问题,要么是统计分析方法有问题,均未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同。
 
方舟子:美国使用Bt蛋白作为生物农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大面积种植含Bt基因的抗虫害转基因作物也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迄今未发现一例人畜因吃这种作物中毒的。用老鼠和绵羊做的试验也表明,吃Bt蛋白不会影响哺乳动物的身体健康。
 
反方
 
蒋高明:对此我没有做过相关研究。这里引用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博士王月明的观点,我国有关的食品管理部门早就知道Bt对人体是有害的,早在2007年,《食品科学》28卷第3期的357页就已经撰文,揭示出Bt其实与人体的致病菌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菌,而后者被认为是可以引起致命性呕吐和肠胃炎的病原体,其产生的热稳定性毒素可以在30分钟内引起人体发生呕吐,并曾经导致一名17岁的瑞士男孩由于呕吐引起的肝衰竭和横纹肌溶解而死亡。
 
郑风田:他们一直声称Bt蛋白无毒,却一直没有证明:Bt蛋白在基因大米里面还会不会产生其他新物质?这个新物质会不会对人类身体有害?
 
■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吗?
 
正方
 
张启发:水稻属于自花授粉植物,个体基因型是纯合的,个体间基因型是同质的,两株水稻发生异花授粉的概率仅1%左右,一般水稻花粉传播距离很难超过1米,且人工种植水稻的稻田没有野生稻,所以,我们并不认同所谓基因漂移的问题,这已为多年的田间试验结果所证实。
 
转基因水稻不会也不必要“一统天下”。作物生产中应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在尚有野生稻资源的少数地区,为了保护野生稻资源,可以不种植杂交稻(包括转基因水稻)。
 
方舟子:转基因作物不过是多了一个或少数几个外源基因而已,即使污染了野生物种,也不过是在原有的几万个基因中多出了一两个,并没有使其遗传发生根本改变,野生品种的优良性状不会因此丧失。即使万一出现了意外的大面积“基因污染”,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反方
 
蒋高明:转基因作物肯定会污染环境。加拿大转基因油菜本来是具抗草甘膦、抗咪唑啉酮等三种功能中的一种,后来发现了同时具备这三种功能的油菜,说明它们之间产生了“基因交流”。品种的丧失不仅仅是依靠转基因作物的竞争,关键是农民对转基因种子产生依赖后,自己不留种,那些传统品种必然丧失,短期恢复很困难。
 
华北农民因转基因棉质量下降,想回过头来种植传统棉花种子,但已经找不到了,因为连续10年不留种了。转基因成分一旦释放到环境中去,就很难消除。
 
■农民究竟是受益者还是被害者?
 
正方
 
张启发:转基因作物有巨大潜在价值,如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3年8月对湖北仙桃千桥村一季转基因中稻的调查发现,稻谷产量增加6%-12%,每亩少投入80-95元,减少打药4-6次(基本不打药),节约农药20-25元/亩;减少用工可能带来的收入:50元/亩;节约灌水费用:10-20元/亩;减少打农药中毒、中暑的危险。一些非法转基因稻种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屡禁不绝,也反映出其抗虫效果真的不错,能够让我国的稻农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实惠,稻农喜欢种植。这样的好东西为什么要反对呢?
 
方舟子:种植转基因作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大幅度地减少杀虫剂的使用,该情况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权威机构认可的。
 
反方
 
蒋高明:这些数据在试验室或试验田里是有可能的。但是,一旦到了真正的农民种植的大田可能就不是这么回事了。科学家为了试验有明显效果,往往是不计成本的,会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满足转基因作物的优势。至于减少农药用量,国外的资料显示,在转基因作物推广的前一两年是会减少,但是七八年下来,总的农药用量反而是增加了。
 
郑风田:以转基因棉花种植为例,棉铃虫少了,可是蚜虫、红蜘蛛等次生害虫都上升成为主要害虫。最终没有降低农民的成本;科研机构可给转基因种子申请专利,获得高额的回报,而育种单位、经营公司可给新品种定价,经销商也可分一杯羹。
 
■我国为何先于发达国家批准转基因水稻商业化?
 
正方
 
方舟子:三大主粮——玉米、小麦和水稻在其他国家都已获得安全证书或商业化种植。美国自1996年起就大规模种植转基因玉米,目前美国种植的玉米80%以上是转基因的。美国已批准6个转基因水稻品种的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小麦在2001年已在美国获得安全证书,由于目前的转基因小麦品种不具有市场优势,所以研发它的公司主动撤回了商业化种植申请,而不是美国政府不批准。
 
反方
 
蒋高明:若批准商业化种植,中国肯定是首个将种植转基因主粮的国家。
 
美国种植最多的转基因作物是大豆和玉米,据有关资料,美国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在美国本土主要是用于动物饲料、生物燃料,再就是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包括非洲、中国,三者分别占42.5%,32.1%,15.7%,而在美国本土消费的转基因大豆和玉米仅为6.2%。美国并没有转基因小麦,宣传“美国主粮是转基因作物”是对公众不负责。如果美国主粮是转基因作物,那么美国公众早就接受转基因食品了,上海世博会就没有必要将转基因和有害产品放在一起,严格监控防止进入世博会。
 
■转基因稻专利是否会扼住中国粮食主权喉咙?
 
正方
 
张启发:我校研发的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门发表声明了。我们在学术研究上与孟山都公司等外资企业合作是很正常的,这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研发能力,绝对不是引狼入室。我们一再强调不会同外资企业签订转基因稻种生产、经营协议。
 
方舟子:转基因技术已有二三十年历史,很多核心专利都已过期了,是否有专利也都是公开可查的,没有什么陷阱。我支持中国大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品种。如果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也不等于就不能使用。汽车、家电、计算机、手机产品很多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不也都在用吗?不敢用也不等于就万无一失。中国没有批准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却要从美国、阿根廷大量地进口转基因大豆来榨油,油价控制在别人手里,不是更糟糕吗?
 
反方
 
蒋高明:中国必须要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在转基因作物研发方面,中国并没有拥有独立自主的核心基因和核心技术,而是大部分引进的。事实上,中国的传统农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加上常规的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后,粮食是富裕的。冒很大风险推广转基因,以全民利益换少数专家和公司利益,是值得商榷的。
 
郑风田:孟山都用专利基本上垄断了阿根廷、巴西的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巴西过去禁止种植转基因大豆,但在上世纪末部分土地被偷偷种上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结果在2003年孟山都开始向巴西豆农收取专利费。我国如果真是大面积推广了,向农民收专利费,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