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宇 叶铁桥 孙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9-9-23 11:10:30
选择字号:
西安交大副教授陈永江:学术打假路为啥那么难走
“举报打假一路走来让我真是备尝艰辛。”坐在记者面前白发苍苍的陈永江已经81岁,曾经是西安交大的副教授,是我国压缩机研究领域的元老。
他和另外5位西安交大的教授为了举报一起学术造假事件北上南下,受尽委屈,甚至因为侵犯名誉权罪成了被告。
2007年年底,曾担任过陕西科委副主任的西安交大老教授杨绍侃,在校园散步时,偶然发现学校公告栏中一个教育部的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公示。长期从事压缩机技术教学科研工作的杨绍侃惊讶地发现:能动学院李连生教授申报的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是“往复式压缩机理论及其系统的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
“之前他完全没有研究这个方向。”心怀疑窦的他向校领导反映情况,然后从学校科研处(现已更名为科研院)要来该奖项的申报材料,看过之后,“感觉有问题,全是假的东西”。
随后,杨绍侃找到多位曾经的老同事,包括郁永章教授、陈永江副教授、林呆呆教授、冯全科教授和屈宗长教授,一起讨论此事。大家达成共识。
历时一年半的举报打假由此发端。
一年多时间,6人辗转多家媒体反映情况,得知中青报愿意关注此事后,其中一位教授为了当面介绍举报材料内容,连夜踏上西安到郑州的列车,清晨6点就拨通了还在河南采访的中青报记者的电话。
说起举报过程遭遇的种种困难,陈永江副教授叹了口气。他说,为了取证,他们不远千里赶到涉嫌造假的有关单位调查,很多知晓造假内情者往往说起此事慷慨激昂,而一旦要在所掌握情况上签字则屡屡拒绝,理由是“不愿牵扯进来,面子抹不开”。
今年3月初,陈永江申请了科学网一个实名博客空间,举报有了新的平台,但他也面临新的难题——打字。这个81岁的老教授即使看3号大字,都很吃力,往往一篇千把字的文章需要花一天或者更长的时间写完;老伴主动做起了陈永江的助手,帮他打字。陈永江口述,老伴在键盘上输入。就这样,到9月22日,陈永江围绕举报问题,发表了60篇博客文章。
在持续举报并拒绝调解后,今年7月,陈永江等3人甚至被告上法庭,均已年过古稀的老教授们从退休金里各拿出1万元交给律师作为代理费。
这6位老教授先后7次给学校党委、纪委、学术委员会提交证明材料,3次向教育部反映,3次向科技部写信,然而,时至今日,也没有得到一个透明的、足以成为结论性的意见。
唯一得到回应的是科技部向陕西省科技厅发出调查函件,这一函件早在今年3月就已转达被举报人学校,然而,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该校有关负责人时,得到的答复却是“仍在调查中,很快会有反馈”。
一位长期从事科技报道的老记者指出,从这6位教授的遭遇来看,一方面,一些学术打假往往陷入无可名状的迷局,有的干脆不了了之;而在举报的另一面,不少举报人甚至因此遭遇重重压力。可他们是大学教授,在讲堂上能把高深的学问演绎得出神入化,却在举报学术造假过程中跌跌撞撞。问题出在哪里?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征集|2024基金放榜!你杀出重围了吗 1吨月壤可产50人1天饮水
肉眼可见!JUICE将飞越地球和月球 航迹云带来更多气候变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