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6 7:14:38
选择字号: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
高校招考自主权应进一步加强

 
■本报记者 陈彬
 
“高考制度的调整面临着很多挑战。但在我看来,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即高校招生自主权问题和录取公平性问题。我们要在这两方面作更多的努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如是说。
 
招生自主权并不在学校手中
 
近几年,国内很多高校陆续开始了自主招生的改革,相关部门也对此制定了一些政策。但在郑永扣看来,目前国内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依然没有落到高校手中。
 
“目前传统形式的高考依然是高校招生制度的主体。在现行制度中,招生的主动权其实是在政府招生部门手中,而高校只是参与者。”郑永扣说,比如分数线划定、高考资质的审核批准等,这些工作都是政府招办在进行,高校在这方面的主动权不足。
 
对于自主招生政策,郑永扣并不否认这是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有益尝试。但他同时强调,目前自主招生针对的只是一部分专业,而且学校一般也只是希望通过自主招生,招到一些有特长的学生,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扩大自主权,更不属于高校单独招生范畴。
 
在郑永扣看来,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放任不管,而是学校和政府间需要有明确的分工。
 
“哪些专业鼓励招生?哪些专业限制招生?哪些又需要暂时停止招生?招生规模应该有多大?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基于当前国民经济的人才需求状况作出决策。另外,政府还应对招生的程序进行监管,保证高校招生程序公开透明。”郑永扣说,“政府应是宏观调控,而不是具体操作。”
 
“当然,这种改革不能操之过急,我们的社会环境和体制机制还不是很成熟,而高考制度改革又是一项需要慎之又慎的工作。”他说,从总体上看,高考招生还是老百姓认为最公平的选拔方式之一。
 
高考招生要力求公平
 
郑州大学位于我国人口大省河南。作为这所中原名校的党委书记,郑永扣对于高考招生录取工作中的区域公平问题感触颇深。
 
“同样的分数,在北京、上海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考生可以上一所‘985工程’高校,而在河南、山东等省份,却只能上一所普通二本院校。高考应是一种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如果因为地域的不同造成考生的录取机会不均,这是一种明显的不公平。”他说。
 
事实上,对于区域间高考录取分数差异现象,社会的非议长期存在,却一直难以解决。对此,郑永扣认为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政府角度说,需要考虑学校所在地的地方利益。比如北京大学地处北京,对北京自然要加以照顾;而且一所学校在国内各省的招生布局是有其历史延续性的,这也造成了一定的惯性。”
 
尽管仍有诸多困难,但郑永扣强调,目前已经到了该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了。“我们无法保证绝对的公平,比如对于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分数面前的绝对平等将可能导致他们无学可上。因此对这一人群进行适当照顾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经济和教育条件彼此相差不多的地区来说,我们需要形成一种整体上的公平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高考选拔人才的合理性和权威性。”
 
《中国科学报》 (2012-03-06 A4 两会话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