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代表委员近20年,目标终于实现了!”66岁的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校长朱清时笑了。
5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教育界别分组讨论会上,身为主持人的他一开会就难掩兴奋。
朱清时说话时,每位委员桌前都摆着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并齐刷刷翻到第21页。不少委员用笔划了一行字:“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
1993年中国提出教育经费要占到GDP4%,朱清时亦是199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0年后他开始担任政协委员至今。他说,19年间,他和关心教育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年年都在讲什么时候落实4%,“在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终于实现了。”
“19年不慢,拖到现在实现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朱清时说,19年间,他也完整经历了中国教育的贫困期。当年刚到中国科技大学工作时,他已是院士,住宅却只有67平方米。“那时中科大一年才拿到不足3个亿的拨款,做的事少,买的设备少,也盖不起大楼。”
如今经费不足的情况已大为改观,中科大每年获得的拨款达近18亿元人民币,院士住房少则200平方米。
“要把经费用到薄弱环节上。”在讨论经费使用问题时,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委员指出,应优先用于改善落后的教育设施和提高教师工资。
在教育界别另一组讨论会上,来自云南大学附属中学的肖燕委员表示:“希望能把教育经费多给边疆、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加大对基础教育和贫困地区的投入。”
朱清时也认为,应优先保证教育公平,把钱用在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事业。
“对4%我不是完全乐观。”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突然发言,给大家泼冷水,“中央已做了安排,地方能做到吗?上面说了下面没做,有的挪用了,有的玩弄数字花招。”
听了葛教授的话,朱清时面露凝重地说:“中央财政是4%,希望地方也同样安排,尤其是财政紧张的中西部省份。”
这个问题在教育组委员、山西省教育厅厅长李东福处得到回应:“中央给我们下了硬指标,山西省教育经费必须占财政支出的16%。”
对教育经费等话题的热议持续两小时,散会后,朱清时夹起包匆忙赶路。他履新组建南科大后,虽获深圳市充分的财政支持,但仍须他为南科大“化缘”,参加南科大基金会当晚举办的活动。
临上车前,朱清时对中新社记者说,4%虽意味着教育经费将有2万亿元人民币,但与国际平均水平4.4%仍有差距,更别谈高收入国家的5.3%,“中国现在还穷,中央要给地方施加压力,一定要让目标实现,要不然会成为泡影。”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