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焦青年科学家:对话RagothamanYennamalli |
|
论文标题:Spotlight on early-career researchers: an interview with Ragothaman Yennamalli
期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
发表时间:2018/10/10
数字识别码: 10.1038/s42003-018-0146-z
原文链接:http://t.cn/E4IAkSn
青年科学家代表着科学界的未来,然而他们面临着基金申请的激烈竞争以及发表文章的巨大压力。近年来,青年科学家(年轻的终身研究员和博士后)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受到关注,2016年《自然》杂志发表的一期特刊(https://go.nature.com/2Koj47q)也着重提出了这点。尽管存在这些挑战,年轻的研究人员仍在不断为科学界作出值得称颂的重要贡献。
许多期刊也以多种形式认可着青年科学家的成就,例如使用研究人员简介页面等。类似的举措可谓多多益善。在未来的12个月里,我们将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期刊中介绍来自全世界的生物学家中一些冉冉升起的新星,他们正在以独立科研人员的身份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这是本系列的第三篇文章:Ragothaman Yennamalli访谈录。
图1: Ragothaman Yennamalli
Ragothaman Yennamalli是印度Jaypee信息技术大学的助理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运用计算工具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在这篇访谈中,Ragothaman向我们介绍了他从研究微生物到从事计算生物学的转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和挑战。
问:请向读者介绍一下您的研究方向。
我的研究涉及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领域。具体来说,主要涉及一些能够催化有趣反应的酶及其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目前,我的研究重点是溶解性多糖单加氧酶,它对于生物乙醇的生产非常重要。这些蛋白质不仅在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细菌侵入宿主期间的细菌性病理发生也很重要。为理解蛋白质与纤维素、甲壳素等结晶多糖底物的相互作用,我们会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动力学。只有充分了解蛋白质的静态和动态特性,才能对其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问:您迄今的研究经历是什么样的?
我从高中开始就非常热爱生物,这还得感谢我的高中生物老师Kamalam Nair女士和高中物理老师Subramani先生,是他们让我领悟到学习科学、了解科学的过程不仅是为了成绩,更是出于兴趣!因此,一路走来,我都会去做那些让我觉得快乐、充满乐趣的科学工作。我之前一直想成为外科医生,并为此做了很多努力。但后来喜欢上了微生物学,所以在本科时选择了微生物学专业。念到硕士时,我转向了生物信息学,因为我发现它也一样颇具魅力。我享受写代码并通过计算机来提问。
幸运的是,在每一个转折点,我都能得到导师们的支持和指导,他们帮助我做出了艰难的抉择。硕士毕业后,我觉得说朝九晚五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便进入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Subbarao博士的实验室进行博士研究。在澳大利亚政府的支持下,我在博士期间访问了Bostjan Kobe教授、Alan Mark教授和Paul Young教授的实验室,并在那里学习了有关细胞培养和计算模拟的知识。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我没有继续从事药物设计的工作,转而开始了全新的生物能领域的研究。
由于我此前并未涉足过生物能源领域,因此爱荷华州立大学的Taner Sen博士和Jeff Wolt教授总是热情地同我讨论我的项目,并不断鼓励我。我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学习新事物并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在这种想法下,我加入了George Phillips教授的团队(他先是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后面去了赖斯大学)。在博士后期间,我意识自己有一些潜力可以被发掘,我发现自己擅长团队管理以及团队合作。和George的合作非常有趣,我们将一台80英寸的高清电视与Xbox控制器相连,将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进行可视化操作。这简直就是实验室里的迷你家庭影院!
我生命中的每一步都激励着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一个更好的科学家。我在Jaypee工作的近3年里一直努力尝试在自己的独立研究中运用这些技能。同时,我也努力在工作和科研中找寻乐趣。
问:您对您研究的领域的发展有何展望?
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领域目前正处于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阶段。在许多勤奋且热情的科学家的努力下,这两个领域正逐步成为跨学科领域。每天有大量的数据产生,这给数据分析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大量的实验室和专业人员。更具体地,我认为未来会出现在高通量数据驱使下的量化结果,通过机器学习可以将这些结果应用于个人基因组、分子系统等多个领域。此外,数据的共享和访问也会推动这个领域的发展。这点是让我喜闻乐见的,因为数据会带来新的进步、新的机会,以及新的观点。
问:您能给读者讲讲研究生涯中遇到的挫折吗?
我遭受过的一个很大的挫折是“冒名顶替综合症”。之前我还不知道这个症状有专门的名字,当第一次看到这个术语时的感觉就是“原来如此”!我希望能更好地应对这种综合症,在研究生涯的关键时刻不屈服于它。另一个挑战是让自己保持积极的态度。我学会了从小小的胜利中汲取能量,就如迪士尼电影“海底总动员”中Dory所说的那样一直在“坚持游下去”。我已故父母曾告诉我“一切都是为了美好的结局”,这句话无数次帮助我在逆境中看到希望。
作为一名新的PI,我需要学会做好时间管理,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好导师。我也背负着别人的期望。不管怎样,相信事情总是会越来越好。在过去一年间,由一群助理教授组成的新PI互助社(约有1000名成员)也给了我很多帮助。从优秀科学家同行那里得到帮助和支持是上天给的礼物,我们彼此之间的共鸣也能碰撞出新的想法。
问:对于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年轻人或者说对曾经的自己有些什么建议呢?
首先,善待自己。不要过分苛责自己!事情可能看起来进展得不顺利,但最终一切都会好的。
第二,相信你的直觉,享受过程!
第三,尽早参与科研人员联系网,我最富有成效的一些合作都来自多年前建立的联系。
附加题:你最喜欢的蛋白结构是什么?
这个问题还挺难回答的。我研究过很多蛋白质,每一种蛋白质都是独特而有趣的。但有那么一个蛋白,它让我爱上了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这个蛋白就是牛核糖核酸酶抑制剂。早在2001年我就写过一篇介绍,并且就这种蛋白的功能向同行们做了一个报告。它的马蹄形让我着迷,的确它也属于马蹄形折叠的蛋白。三年后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与Bostjan Kobe教授合作时,我才发现这种蛋白质的结构正是他跟随诺贝尔奖获得者Johann Deisenhofer教授进行的博士后研究。我之前完全不知道这件事,但之后事情的走向也让我觉得十分意外。所以那种蛋白质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本采访由高级编辑Dominique Morneau完成,由施普林格•自然北京办公室编译。
阅读论文全文请访问:http://t.cn/E4IAkSn
期刊介绍:Communications Biology(https://www.nature.com/commsbio/) is an open access journal from Nature Research publishing high-quality research, reviews and commentary in all areas of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Research papers published by the journal represent significant advances bringing new biological insight to a specialized area of research.
来源:科学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