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育等 来源:《自然—地球科学》 发布时间:2017/6/22 14:20:54
选择字号:
我国科学家定量估算全球内流河流域无机碳汇

陆地碳失汇的不确定性及其机制的不明确限制了我们对陆地和海洋净汇碳能力计算结果的可信度。目前,干旱半干旱地区碳循环机制的研究还存在争议。近日,兰州大学李育研究团队选取位于中国干旱区的石羊河流域,探讨了内流河流域无机碳循环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定量估算了全球内流河流域无机碳汇。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

李育向记者介绍,干旱半干旱地区占陆地表面积的47%,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认为是全球陆地碳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流河流域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1%,大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改变极度敏感,由于其拥有相对封闭的地理条件和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碳循环系统,内流河流域是研究区域陆地碳循环过程和区域环境演变情况的理想对象。石羊河流域是中国三大内陆河流之一,有着深厚的环境演变研究基础,过去全球变化研究已经在流域不同位置上展开。

为此,李育课题组以石羊河流域中全新世8个沉积剖面共计584个矿物成分分析数据,132个总碳酸盐含量数据和92个radiocarbon/OSL测年数据为依据,提出“终端区域评价模式”,定量计算石羊河流域中全新世无机碳库,并在此基础上,配合流域千年尺度环境定量重建结果,验证了石羊河流域有机碳库与无机碳库的相对重要性。在充分了解石羊河流域长时间尺度碳循环过程和无机碳库大小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选取全球不同位置49个内流河流域,根据其终端湖面积和湖水理化性质,通过定义权重系数来计算不同类型湖泊(碳酸盐型、硫酸盐型和岩盐型)无机碳库占全球内流河流域无机碳库的比例;最后运用“终端区域评价模式”,通过计算全球内流河流域总面积和全球不同类型11个内流河流域终端湖中全新世无机碳含量和现代无机碳沉积速率,定量估算全球内流河流域全新世千年尺度和现代无机碳库大小,并评估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性。

李育课题组在深入理解区域碳循环过程及其与环境演变反馈机制的基础上,估算和评价全球内流河流域无机碳库,有助于实现全球碳循环定量化,确立现代全球碳预算,理解和预测未来碳循环与气候、环境演变相互关系,对全球政治经济稳定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来源:科学网 彭科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研究生迷茫常见原因及应对之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