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发虎院士研究团队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揭示,人为排放气溶胶正对亚洲高山湖泊生态系统产生深刻影响,未来人为气溶胶的减排将可能加速其退化。该成果2月27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
陈发虎团队依托亚洲高山湖泊记录,首次揭示出在自然暖期环境下,亚洲高山湖泊发生了显著的湖泊富营养化,而在最近几十年以来人类活动主导的暖期环境下,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气溶胶阻止了亚洲夏季风的增强,从而造成亚洲高山湖泊没有发生富营养化,而如果未来由人类活动排放的气溶胶减少,亚洲夏季风将返回到自然暖期环境下季风增强的状态,将又可能导致亚洲高山湖泊系统出现之前的富营养化状态,进而导致其生态系统退化。
相对于自然状态,评估和预测现代暖期人类活动主导的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极具挑战性的前沿科学问题。有研究认为,亚洲地区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导致近几十年来该地区气溶胶含量显著增多,导致海陆热力差异减小,进而对亚洲夏季风气候产生了显著影响。但这种由于气溶胶导致的现代暖期季风变化与由于太阳辐射等自然因子导致的自然暖期季风变化特征有何不同?其对亚洲季风区的水生生态系统又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同潜在影响?在全球未来持续变暖背景下,这种潜在影响会如何变化?这些问题尚不清楚。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兰州大学刘建宝博士告诉记者,通过对比自然暖期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暖期的季风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过程及其机制,可为理解上述问题提供重要窗口。他们的研究认为,人为排放气溶胶影响下的全球变暖对亚洲湖泊生态系统具有显著不同的影响,事实上改变了自然状态下气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式,而且这种人为影响已经明显超越了过去两千年的自然变率。这项研究表明,未来人为气溶胶的减排以及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将进一步加剧该地区的高山湖泊的生态系统退化,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使该地区已经较为紧张的淡水供应形势更为严峻。(来源:中国科学报 刘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