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7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吉强镇杨河小学揭牌成立。该基地将作为“载阳照月”学子返乡支教宁夏组的主要工作站点,为更多宁夏籍师范生提供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技能提升平台,成为卓越师范生养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这标志着在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未来教师五年如一日专心进行教育扶贫的“载阳照月”项目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为卓越师范生用青春与智慧更好地助力国家教育扶贫事业创造条件,也为在实践中培养未来优秀教师搭建平台。
暴雨冲毁山路,他们却更加坚定梦想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是宁夏人口第一大县,少数民族聚居县,更是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载阳照月”宁夏组刚抵达便体会了“下马威”——由于多日暴雨,当地道路被大雨冲毁,支教的小老师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走了三公里泥泞山路,才到达对口支教的吉强镇杨河小学。
来自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张璇同学是宁夏小组负责人,说起这次社会实践,小姑娘脸上的疲倦难掩兴奋之情。“我是宁夏银川人,也是第一次到条件艰苦的地方支教。在这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地区教育的巨大差异和当地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也更加深刻地明白了作为一名国家师范生、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在教育扶贫和社会发展上可以做的贡献。‘年轻’不应该成为我们暑期在家‘宅’的理由。”
“载阳照月”学子返乡教育实践活动以“振兴乡村·反哺社会”为主题,定期定点为教育“软资源”匮乏的乡镇小学量身提供成长夏令营。项目成员走进社会,亲身体验,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不断推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助力教育精准扶贫。五年来,项目总队累计派出41支队伍,贯穿寒暑假的公益接力行,近千人次的师范生分布13个省市自治区,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约5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数千名偏远地区学子带去了爱与梦想。“载阳照月”项目更是受到了支教学生、学生家长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并在上海市大学生“知行杯”社会实践大赛等获奖。今年夏天,孟宪承书院共有10支载阳小分队,近百位师范生继续前往内蒙古、青海、甘肃、山西、福建、云南、重庆、江西、宁夏、浙江等10个省份开展支教活动,在为孩子们提供教育成长服务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坚定从教信念。
乡村教师归属感调研,他们让支教“多一点意义”
作为全国首家师范生书院,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坚持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加强书院第二课堂建设,通过实施“师德涵养计划”、“教技提升计划”、“教师博雅计划”等一系列教师素质养成计划,有效提升了师范生综合素养,而“载阳照月”便是孟宪承书院近五年来一直坚持开展的品牌育人项目之一。
在当前大学生支教活动日趋同质化的背景下,孟宪承书院更是“传承”与“创新”并重,实现“支教”与“调研”相融,更加精准地助力“扶智”。今年, 10支载阳小队在完成支教夏令营活动的基础上,还以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开展“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演变”主题调研,旨在通过对不同地区乡村教师的个案访谈和问卷调研等多种途径,客观呈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并结合大学课堂所学的教育学相关理论,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未来教师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让支教多一点意义”的探索,使得“载阳照月”学子返乡支教实践项目获得2019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市级重点项目立项(社会服务类),并被推荐至全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大学习”专项计划立项。
据悉,除了“载阳照月”之外,孟宪承书院还跟台湾高校合作,组织优秀师范生参与台湾偏远山区支教,一做就是4年;从去年开始,还与来自台湾的大学生一并前往湖北恩施支教。值得一提的是,书院的“彩云支南”志愿服务队坚持6年前往云南落后地区开展教育扶贫,2017年该队伍还荣获上海青年五四奖章(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