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科院科学家发现中新世犬熊属新种 |
考证欧亚生物远古交流频繁 |
3月1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李春晓博士展示介绍最新发现的占祥犬熊化石。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团队根据产自宁夏同心地区野狐狸圈子沟一件犬熊类的上颌化石,研究发现并确定了中新世(2300万-530万年前)时期犬熊属的一个新种,以古生物学家邱占祥院士名字命名为占祥犬熊。这一重要发现及研究成果论文,最近已获美国《古脊椎动物学报》在线发表。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80/02724634.2018.1539857)
3月1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展示的该所江左其杲博士研究团队最新发现的占祥犬熊化石。该研究团队根据产自宁夏同心地区野狐狸圈子沟一件犬熊类的上颌化石,研究发现并确定了中新世(2300万-530万年前)时期犬熊属的一个新种,以古生物学家邱占祥院士名字命名为占祥犬熊。这一重要发现及研究成果论文,最近已获美国《古脊椎动物学报》在线发表。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3月1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展示的该所江左其杲博士研究团队最新发现的占祥犬熊化石。该研究团队根据产自宁夏同心地区野狐狸圈子沟一件犬熊类的上颌化石,研究发现并确定了中新世(2300万-530万年前)时期犬熊属的一个新种,以古生物学家邱占祥院士名字命名为占祥犬熊。这一重要发现及研究成果论文,最近已获美国《古脊椎动物学报》在线发表。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3月1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李春晓博士介绍远古时期犬熊属3次从欧洲迁徙到亚洲的路线示意图。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团队根据产自宁夏同心地区野狐狸圈子沟一件犬熊类的上颌化石,研究发现并确定了中新世(2300万-530万年前)时期犬熊属的一个新种,以古生物学家邱占祥院士名字命名为占祥犬熊。研究团队还通过进一步研究考证,证明在中新世时期,欧亚之间存在多次生物交流事件,犬熊属从欧洲迁徙到亚洲至少发生过3次。这一重要发现及研究成果论文,最近已获美国《古脊椎动物学报》在线发表。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