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9/1/20 17:38:47
选择字号:
缅甸琥珀中的拳甲化石揭示演化史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团队通过对缅甸琥珀中大量的甲虫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了两类独特的拳甲科昆虫化石。该研究于1月16日在线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Proceedings B)上。

近5年,南京古生物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副研究员蔡晨阳和研究员黄迪颖对大量缅甸琥珀昆虫化石进行系统地收集和研究,并与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美国以及国内上海师范大学等同行合作,发现两个形态特征鲜明的拳甲科新种。通过形态描述、古今对比和生物地理分析等综合研究,科研团队证明了现生某些拳甲是“活化石”,缅甸琥珀中新发现的两种拳甲具有重要的生物地理学意义。

拳甲科是多食亚目中一个小类群,现生5属,约150种,其体型较小,全球广布。成虫常见于腐木,腐败的植物或落叶层中。“拳甲化石十分罕见,目前仅有两例化石报道,均发现于琥珀中。”蔡晨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此次,蔡晨阳等人从白垩纪中期(距今约1亿年)发现5枚保存精美的拳甲化石可分为2个种,在形态上与现生类型极其相似,都能够很好地归入现生属,即显头拳甲属和球胸拳甲属。其中塞氏显头拳甲体长约1.05~1.15 mm,与现代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的赫氏显头拳甲最为相似;上野氏球胸拳甲体长仅0.71 mm,与现代分布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智利等南半球假山毛榉森林中的现生类型极其相似。

蔡晨阳指出:“极其类似的形态特征直接证明了这两个现生属存在长期演化停滞现象,而长期保持不变的森林湿生环境可能是形态演化缓慢的重要原因。”

缅甸琥珀中两个拳甲化石种的发现揭示了该属起源不晚于白垩纪中期,并在当时分布较当今更为广泛。现生类型的分布模式很可能属于孑遗分布。(沈春蕾)

相关论文链接:DOI:10.1098/rspb.2018.2175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