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力”这个词这几天挺热,很多媒体把它列为今年两会的新词、热词。究其原因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提出了“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但实际上,从2016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科技支撑以后,类似的提法已多次出现,只是这一次,报告把这事理得更顺了,也更明确了。
不管是过去几年对科技支撑的反复强调,还是今年“科技支撑力”作为一个新词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其中缘由都是——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对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
可以看到的是,国家对于“科技支撑力”的诠释和解读已经深入到了具体的领域,在三十多页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反复出现。不管是全民关注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是总理一再强调的发展新动能;不管是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医疗防治、生态建设,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发展……对科技支撑的需求都是明确而迫切的。
所以总理提到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时,才会强调要加强大病防治,推进科研攻关;谈及农业发展时,才会明确指出要加快农业科技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
“科技支撑力”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它的提高是长期的积累和积淀,绝非一日之功。但有几件事情不做好,这股支撑力就强大不了。简单来说就是要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实力,要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还要有激发人才积极性的科研体制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促进发明创造和转化运用;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这些正是切实提升“科技支撑力”的关键。
在加强原始创新、攻关核心技术的同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亦不容忽视。我国科研人员数量世界最多,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一,国际科技论文数量也已经连续多年排在世界第二位,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成果。这些成果如果能顺利转化到应用中,那“科技支撑力”真将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认清“科技支撑力”的价值,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一步,而社会各界能够多管齐下、共同努力,方能真正强大“科技支撑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