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知识产权保护“严”字当头 |
——访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 |
何志敏 蒋文杰摄
■本报记者 王方
我国出台一系列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文件,积极推动专利法等法律法规完善,大幅提高侵权违法成本,持续加大打击商标、专利侵权假冒力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全面加强。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今年两会期间,知识产权保护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热词之一。
《中国科学报》专访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邀请他解读当今经济发展背景下,为支持创业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与创造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哪些新动向。
严格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科学报》:过去一年,我们见证了知识产权事业继续攀登新台阶。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依旧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去年总体情况如何?
何志敏: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10周年,也是知识产权机构改革之年。
这一年,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全面加强。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草案首次审议,积极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大幅提高侵权违法成本。对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依托“互联网+”,破解网上侵权执法难题。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再创新高。
《中国科学报》:在知识产权保护中,专利侵权、商标“打假”格外引人注目,这方面能否具体谈谈?
何志敏:我国出台一系列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文件,积极推动专利法等法律法规完善,大幅提高侵权违法成本,持续加大打击商标、专利侵权假冒力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全面加强。
以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囤积、恶意注册行为为例。
在专利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自2016年启动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2018年以来,通过年初调整专利数据排行指标,年中开展专利质量政策专项督查、筛查通报一批非正常申请、对非正常申请进行清理等工作,突出质量引导,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制度保障。
在商标方面,2018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从严从快打击涉嫌囤积商标的非正常商标注册行为,在审查和异议环节累计驳回非正常商标申请约10万件。目前正对商标注册各环节进行严密监测,在审查、异议、撤销等各环节从严审查,坚决遏制和打击恶意注册、囤积商标等行为。
《中国科学报》:执法办案力度是否进一步加大了?
何志敏:是的,我们进一步加大执法办案力度。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雷霆”“溯源”“净化”等专项行动,针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组织全系统开展集中检查、集中整治,指导推进加大执法办案力度,有效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
2018年,专利行政执法办案7.7万件,同比增长15.9%,查处商标违法案件3.1万件,案值5.5亿元,罚没金额5.1亿元。查办首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侵权纠纷案件。
提升保护的法律规范
《中国科学报》:谈起专利,我们也关注到专利法的最新消息。2018年12月5日,专利法修正案(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12月23日,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对于专利保护而言,此次修改有哪些亮点?
何志敏: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推进专利法第四次全面修改。此次修改旨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部署,基于我国自身发展需要,从现实国情出发,重点解决我国专利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草案加强对专利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专利实施和运用,并将一批实践证明成熟的做法上升为法律规范。
草案拟将专利侵权法定赔偿额提高为10万元至500万元,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络专利侵权承担连带责任,单位对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可以依法处置,并拟新设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完善专利授权制度等。
《中国科学报》:修订后的《专利代理条例》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会为知识产权保护带来哪些不同?
何志敏:此次修改重在根据专利代理行业实际情况变化,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适应“放管服”改革要求和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需要,完善专利代理制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
修改的主要内容和亮点包括:一是简政放权,支持创新创业,减轻群众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与创造力。如放宽代理机构组织形式要求,取消申请代理师资格应当具有工作经验等要求。二是放管结合,加强日常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创新主体合法权益。如管理部门应当对代理机构和代理师的执业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并向社会公布检查、处理结果等。三是优化服务,加大便民利民,提高服务效率。如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专利代理公共信息发布等。
《中国科学报》:接下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在专利法方面做哪些工作?
何志敏:积极配合做好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审议,推进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修订《专利审查指南》和《专利代理管理办法》,完善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制度等。
密集出台严保护政策
《中国科学报》: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期开展了哪些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整治工作?
何志敏:2019年1月2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春节期间地理标志使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为期1个月的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专用标志使用行为,提升全社会地理标志保护意识,为节日期间营造让老百姓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做好服务保障。之前还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的指导意见》和《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开展为期3个月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
2018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8个部门,向各地印发有关开展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
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着力解决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的问题;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开展涉及产权保护的法规文件清理,要求各地认真组织做好本地区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建立涉及产权保护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长效机制。
此外,针对其他一些特定领域,还印发《关于知识产权服务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共38个部门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对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通知等。
《中国科学报》:在“互联网+”时代,为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有哪些工作方案?
何志敏:2018年8月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深化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主要工作包括加大重点区域整治力度、加大重点案件打击和曝光力度、加大线下源头追溯和打击力度等。
《“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旨在创新知识产权监管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相关技术手段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率和水平,营造更好的创新、投资和营商环境,有力促进扩大开放和中国经济竞争力提升。
主要工作包括建立侵权假冒线索智能检测系统等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侵权假冒线索检测启动与推送等运行机制,选择试点地方和单位,选择电子商务、进出口、大型展会等重点领域及地方优势领域,推进试点工作等。
《中国科学报》 (2019-03-05 第8版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