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全球的“高极”,与南极、北极并称为地球“三极”。作为全球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和关键纽带,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三极”研究日益成为全球科研的前沿和热点。
青年学者作为“三极”研究的主力军和创新的动力源泉,他们都在关注哪些前沿问题?9月28日,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与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共同举办“高极-三极”青年创新论坛,共话“三极”研究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根据文献统计,近十年,国际上对“三极”科学研究的关注整体呈增加趋势,其中北极和“第三极”科学研究发展更加迅速。
“我国的‘三极’科学研究在相对于欧美科技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的情况下,近10~15年发展增速显著。”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文献情报中心助理研究员刘燕飞说。
文献计量分析发现,我国北极、南极研究的发文量和整体学术影响力已达到发文量前15位国家的中等位置,“第三极”科学研究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的主导地位。
在研究合作网络中,我国“第三极”科学研究领域处于核心地位,但在北极和南极研究合作网络中,则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未来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我国极地科研整体水平与欧美极地强国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坦言。
他指出,我国科学家在极地许多领域的国际交流不活跃,“中国声音”微弱;我国极地科学研究学科零散,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组织,“有队伍无组织,力量发散”。
目前,国际上的“三极”研究主要涉及地球科学、气象学与大气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其中,在南极、北极研究中,我国气象学与大气科学学科所占比例突出,生态学、海洋与淡水生物学、生物多样性学科分类所占比例低于全球。
“三极”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是全球变化指示器,全球变化的效应在“三极”表现得尤为明显,已产生巨大的全球性影响,如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等。
“全球变化既是科学问题,又是政治问题,需要提出国家科学应对措施。与此同时,‘三极’地区目前正面临或即将面临新一轮地缘利益争夺。”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李新武说。
值得注意的是,“三极”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存在差异,但其科学机理关联性理解尚不清晰,并且现有研究多为关注“单极”。
为此,李新武提出,需要开展“三极”整体性、系统性、关联性的研究。
事实上,基于大数据的地球“三极”环境变化遥感对比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新模式和新范式。科学家们关心“三极”在全球变化的作用、反馈的同步性和异步性机制,对物质与能量平衡、全球温度和碳循环的协同影响等。
李新武表示,空间对地观测是唯一可以实现对“三极”大范围、多尺度、长期空间无缝和时间连续观测的技术,是“三极”协同与对比研究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