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昊天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8/8/29 9:34:08
选择字号:
这里的实验室会赚钱——看一座技术园区如何优化研发人才创新环境

 

30年前,这里是城乡分界线,被戏称为“城市地图外两厘米的地方”;30年间,这里诞生了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数字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国际电联标准……

500多平方公里,1800多家高科技企业,平均每天10多项发明专利诞生——光谷,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我国重要区域创新中心,缘何迸发如此的创新能量?

股权激励、放开成果转化限制等提升动力

1976年,我国第一根光纤在烽火科技的前身——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诞生。此后,武汉邮科院进行公司化改革,自谋生路。虽然刚开始光纤光缆等产品供不应求,但不久就遇上互联网寒冬,烽火通信等子公司业绩出现了大滑坡。“创新和研发是高科技企业的生存根基,啃老本走不远。”痛定思痛,公司负责人决定降薪裁员、改革绩效管理,通过市场机制激发研发人员创新活力。

烽火通信试水股权激励,200余名技术骨干获得公司股份,成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员工持股的先行者,5年行权期内,销售额翻番。2014年底,实施了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对象扩至732人,包括骨干管理层与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下,烽火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逐渐改变跟跑状态。

“以前因为地处内陆,难以吸引企业研发人才,更谈不上大企业落户了。”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夏亚民说,但光谷周边聚集了42所高校、50多个科研院所,何不先行先试做好转化这篇大文章,将智力资源转化为真金白银?

2009年,光谷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股权激励等试点。截至目前,70余家国有及校办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研发人员成为股东,能让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更紧密地联结,调动他们的创新积极性。”夏亚民说。

2012年,武汉率先在光谷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试点,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留岗创业,转化收益70%归研发团队。去年,光谷再次放开科技成果转化限制。

一系列优化企业研发人才创新环境的举措,成就了一个个会赚钱的实验室,让一批科研院所背景的企业成长为行业翘楚。光谷,这条曾经的电子一条街,如今已发展出光电子产业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培养领军人物,孵化大学生创新团队

在武汉锐科研发中心,万瓦光纤激光器快速击穿钢板。但11年前,我国工业光纤激光器全部依靠进口。第二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入选者、激光领域专家闫大鹏,改变了这一尴尬局面。2007年,他与光谷企业华工科技展开合作,创办了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公司。

为吸引并留住科技人才,东湖高新区在企业注册、融资、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居住就医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2013年,锐科激光研发出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使中国成为第二个掌握这项核心技术的国家。

2009年,光谷提出“3551人才计划”,用3年时间,在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引进和培养50名左右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

如今,该计划已经成为了光谷吸引全球英才的强大磁场。9年来,累计投入15.7亿元专项资金,围绕高新技术等产业招才引才。截至目前,已有5000多个海内外人才团队集聚光谷。

光谷还是大学生、年轻人的逐梦之地。160万人口中,70%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群。2013年,光谷搭建创业者和投资人、企业家交流交易的平台,帮助120多个项目累计融资30亿元。近万名博士、6万名硕士,上千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光谷创新创业。

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加强科技金融服务

“我们能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与相关部门及时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是分不开的,可以腾出手来投入更多研发资金。”长飞光纤光缆公司财务人员王义超表示,仅2017年,公司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1.15亿元。

30年前,长飞只是荷兰飞利浦公司的一个中国工厂。“甚至一个螺丝钉、一个配件都需要进口,人家要加价,你还是得买,因为是独家。”总裁庄丹至今记忆犹新。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此后,长飞设立研发中心,掌握源代码,自主改造升级。

从专项资金“搭桥”股权激励到科技企业注册资本“零首付”,从鼓励设立天使基金到大力度的税收扶持政策,光谷一系列创新举措,缓解了长飞研发投入的后顾之忧。

“每年销售额至少5%用来做研发,研发费上不封顶。”长飞研发中心总经理王瑞春说。如今,长飞已拥有境内外专利权300多项,一半以上是发明专利。

光谷还集聚各类金融及服务机构超过1500家,其中银行科技支行达到24家,是全国科技支行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去年12月,武汉挂牌成立光谷金融控股集团和500亿元规模的光谷产业发展基金,计划打造全国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带动超万亿元社会投资。

今年上半年,光谷专利申请量超1.4万件,平均每天70多件。“未来,要继续为企业研发人才提供创新环境,打造国之重器,培育一批科技产业领域的领跑者。”光谷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荣凯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