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邓小平同志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打开了“文化大革命”以来长期禁锢知识分子的桎梏,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阐明了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986年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旨在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发现和培养科学技术人才,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资助格局。
▲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开始施行。
▲1994年6月,中国工程院在北京成立,是中国工程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
▲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立科技和教育是兴国的手段和基础的方针。这个方针大大提高了各级干部对科技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
▲199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开始施行。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作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试点。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在战略高技术、重大公益性创新和重要基础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带动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了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我国科学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
▲200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施行。
▲2006年1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部署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并确立了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1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核心是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问题,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真正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主体。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作出重要批示,进一步提出了“三个面向”要求。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重要讲话。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018年3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改由科学技术部管理。
▲2018年5月,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沙森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8-07-23 第7版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