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春良
1978年,我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走上一条蓬勃发展的道路。伴随40年来国家改革开放的历程,我国科技体制改革40年的发展,为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进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巨大的发展,解决了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批科技难题,研制成功“两弹一星”,发展了原子能、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技术、喷气和火箭技术等一批新兴科学技术,对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之下,我国的科技体制存在着固有的缺点:科技与经济相脱节,条块分割导致科研机构设置重叠,存在“大锅饭”现象,难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些弊病严重地束缚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体制改革可以追溯到1978年春召开的历史意义深远的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在这次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明确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极大地焕发了广大知识分子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科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时代。大会还提出了科学院研究所党委领导下的所长分工负责等制度,开启了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
1978 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建设时期。随着国家战略重点向经济建设转移,我国的科学技术工作也发生历史性转变,科技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开始向经济建设调整。
从1978年到1984年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探索性时期,国家设立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1982.3)、科技攻关计划(1982.11)。198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改革科学技术体制的决定》,明确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地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大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促进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从1985年开始至今,科技体制改革经历了几个阶段:(1)1985~1994年,改革全面启动。以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为突破口,引导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2)1995~2005年,科研院所调整。1995年《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科技兴国战略”,并确定今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调整科研院所结构。1998年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1999年开始以“创新、产业化”为指针,推进各部委科研院所深化改革和转制。(3)2006~2011年,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为指针,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4)2012年至今,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突出了确定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要目标,并提出了具体的任务。之后相应出台一系列关于科研计划和经费管理、科技成果、科技评价等方面的政策,在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2014年中国科学院启动“率先行动”计划,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2015年,国家科技计划改革,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标志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回顾科技体制改革40年的历程,可以看到,改革初期走了一段艰难和曲折的探索之路,其中有认识上、物质条件上、外部环境和发展阶段等方面的限制。自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对科学支持的力度,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实施,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沿着“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十几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研发经费持续上升,科技产出大幅增加。特别是近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总结科技体制改革成功的因素,可以说,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国家支持的不断增加以及科技面向国家经济社会需求发展是关键的因素。此外,以下几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1)尊重科学发展的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建立是一个范例。科学基金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支持基础科学发展的制度,它采取公开指南、自由申请、同行评议的方式,把公平竞争的机制引入基础研究,积极鼓励创新,极大地扩大优选项目和发现人才的范围,符合自然科学本身具有的自由探索性和创新性规律。自1981年试点(1986年正式建立)到如今,我国自然科学基金不仅在推动基础研究发展和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而且其制度和机制一直备受我国科学界赞誉,其优点也为国家其他科技计划学习和借鉴。
(2)尊重科研人员的劳动和创造性。“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是科技体制改革的目的之一。人是科学技术中最活跃的因素,凡是科学技术事业取得发展的地方,就是调动和激励了人才的积极性,反之亦然。自科技体制改革以来,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对人才的尊重和合理使用,推动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3)开放与合作的环境。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所创造的开放与合作的环境,使我国科学家直接置身于国际科技发展的前沿;同时,越来越多的学有所成的留学生和学者回国,为国内的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尽管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学技术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展望未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科学技术要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撑。从国际来看,伴随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区块链等一批新兴科学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重要意义凸显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讲话中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这为未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指明了方向。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8-07-23 第7版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