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安街知事 发布时间:2018/11/18 10:40:16
选择字号:
程开甲走了,两弹一星元勋在世仅余4位

 

2018年11月17日,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至此,中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仅有4位在世。
 
 
程开甲(资料图片)
 
中国“核司令”,曾“消失”20多年不发一篇论文
 
直到离世,这位老科学家对很多人而言可能都还比较陌生。有人说,他可能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公开学术成果最少的一位了——一个直观的数字是,在他参加核武器研试的20多年中,其发表论文数量为零。
 
其实,在走上核武器研制之路之前,程开甲就已小有名气,其学术前景也被外界普遍看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其出身名门,受过前沿的学术训练。
 
1946年,程开甲来到爱丁堡大学,成为被称作“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M·玻恩的学生。玻恩共带过彭桓武、杨立铭、程开甲和黄昆4位中国学生,他们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桓武、程开甲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黄昆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玻恩身边的4年,程开甲结识了狄拉克、海特勒、薛定谔、缪勒、鲍威尔等科学巨匠。1948年,苏黎世的国际学术会议上,程开甲与师兄海森堡就学术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激烈争论,连大会主持人、著名物理学家泡利都无法裁判。
 
 
程开甲(后排左1)与导师玻恩教授(前排右1)在一起
 
让人意外的是,1963年,叱咤学术界的程开甲“消失”了。他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工作生活了20多年。
 
此后,程开甲虽未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却参与缔造了一个核试验基地,成为我国核事业人才的摇篮之一,这里先后走出了10位院士、几十位技术将军,获得2000多项科技成果奖,许多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
 
1984年,组织考虑到程开甲的年岁已高,把他从戈壁滩调到了北京,担任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
 
由于工作职责的变化,他的科研工作也发生变化。一方面,他在抗辐射加固和高功率微波领域努力;另一方面,他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思想与方法。
 
 
程开甲在打字机上撰写论文
 
前些年,程开甲与他的大女儿程漱玉天各一方,开始合作著书———《超导机理》。研究中,程开甲在电脑上打出英文书稿,女儿协助做计算和校对,近20万字的英文专著终于问世。接着,程漱玉又用中文整理出版。程开甲不倦地对材料科学的理论和应用开展创新性研究,建立了程氏“TFD”电子理论,并在一系列的试验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谈起晚年的创新成就,程开甲感慨地说:“我只是希望,我的建议、我的研究,能对我国的武器装备发展起到作用。”
 
程开甲,是中科院院士。他的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1999年,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为他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对于这些崇高的荣誉,程开甲有他自己的诠释:“功勋奖章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肯定,我们的成就是所有参加者,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的。”
 
请历史记住他们!
 
近20年来,“两弹一星”奖章的主人们,随着年岁增长,渐次告别人世。
 
目前在世的4位是97岁的王希季、92岁的于敏、89岁的孙家栋和89岁的周光召。
 
在世“两弹一星”元勋(4位)
 
王希季(1921.7.26-)火箭、卫星
 
于 敏(1926.8.16-)氢弹
 
孙家栋(1929.4.8-)导弹、卫星
 
周光召(1929.5.15-)原子弹、氢弹
 
已故“两弹一星”元勋(19位)
 
王淦昌(1907.5.28-1998.12.10)原子弹、氢弹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卫星
 
郭永怀(1909.4.4-1968.12.5)原子弹、氢弹、导弹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火箭、导弹、卫星
 
钱三强(1913.10.16-1992.6.28)原子弹、氢弹
 
王大珩(1915.2.26-2011.7.21)卫星、原子弹
 
彭桓武(1915.10.6-2007.2.28)原子弹、氢弹
 
任新民(1915.12.5-2017.2.12)火箭、导弹、卫星
 
陈芳允(1916.4.23-2000.4.29)卫星
 
黄纬禄(1916.12.18- 2011.11.23)导弹
 
屠守锷(1917.12.5-2012.12.15)火箭、导弹
 
吴自良(1917.12.25-2008.5.24)原子弹
 
钱 骥(1917.12.27-1983.8.28)卫星
 
程开甲(1918.8.3-2018.11.17)原子弹、氢弹
 
杨嘉墀(1919.7.16-2006.6.17)卫星
 
陈能宽(1923.5.13-2016.5.27)原子弹、氢弹
 
姚桐斌(1922.9.3-1968.6.8)导弹、火箭
 
邓稼先(1924.6.25-1986.7.29)原子弹、氢弹
 
朱光亚(1924.12.25-2011.2.26)原子弹、氢弹
 
2015年,坐落于今天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中国科学院“怀柔火箭试验基地”,改建为“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这一年,孙家栋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访谈中留过一句寄语:牢记使命和责任,为强国之路保驾护航。
 
1956年至1967年主持中国科学院日常工作的张劲夫曾在回忆“两弹一星”研制工作时说:
 
“他们靠的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为了祖国富强而献身的精神,他们是‘两弹一星’的真正功臣。”
 
……
 
“我提议,让我们一起对为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贡献的所有科学家、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致敬!向为了这一伟大事业而献身的同志表示深切的怀念与哀悼!请历史记住他们!”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