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动态视觉信号(肢体语言)广泛存在于动物界中,是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动态视觉信号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进化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的关注。近日,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博士吴亚勇与副研究员齐银合作,以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青海沙蜥为研究对象,借助最新的动态视觉信号分析和量化技术,研究了雌性青海沙蜥卷尾信号的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动物行为生态学》(Animal Behaviour),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等的资助。
据了解,卷尾信号是雌雄青海沙蜥个体交流的重要方式。以往研究发现,雄性卷尾信号具有领地防御功能,并能反映雄性的社会地位信息,而关于雌性卷尾信号的功能还十分不清楚。对于雌性青海沙蜥而言,邻居雄性是一种重要繁殖资源,因为邻居雄性不仅仅是其潜在的交配对象,还可协助其进行领地防御。因此,雌性很可能会守卫邻居雄性。
研究发现,领主雌性沙蜥会根据邻居情况调节对入侵雌性的信号反应。无论是交配季还是非交配季,当邻居雄性在场时,领主雌性会很快对入侵雌性作出信号反应;同时,在交配季节,邻居雄性在场时,领主雌性对入侵雌性的卷尾信号速度会显著加快。
综合上述结果,研究者认为,雌性青海沙蜥强烈的卷尾信号具有配偶守卫功能。该研究首次在动物界中发现了动态视觉信号具有配偶守卫功能,也表明雌性动态视觉信号的进化经历了性选择过程。研究结果深化了动物动态视觉信号功能的理解,并为性选择理论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高雅丽)
《中国科学报》 (2018-01-08 第5版 创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