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春蕾 刘妍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7/8/14 12:41:08
选择字号:
将科技成果送进大山里
中科院沈阳分院扶贫工作纪实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荒地村培育长白山系中华蜂。


▲中科院香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沈阳分院派出的驻村扶贫工作队自2014年8月进驻以来,开展为期三年的定点扶贫工作,以科技项目带动村民“造血”致富。

■本报记者 沈春蕾 通讯员 刘妍

在辽宁中南部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岫岩满族自治县朝阳镇荒地村,也是岫岩县重点贫困村,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的扶贫点就设在这里。中科院沈阳分院租用了荒地村一间闲置平房,对房间里原来的大长炕进行了简单维修,改造成3个独立小间房,驻村扶贫工作队在此一住3年。

沈阳分院综合管理处处长陆祖祥是扶贫工作队队长,日前,《中国科学报》记者跟随陆祖祥来到荒地村,耳闻目睹了这里的脱贫故事。

引领农民“造血”致富

早上7点从沈阳出发,10点半记者一行抵达荒地村。第一站是中科院香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这里有100亩香菇基地,240亩冷库。只见一个挨着一个的大棚里,上千个交叉的菌棒,菌棒上面蜂拥而立的就是香菇。

“目前香菇的年产值在320万元左右,这让26户贫苦户44个贫困人口,10名残疾人脱贫致富,最多用工105人。”陆祖祥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下一步,在项目带动致富的基础上,沈阳分院将着力协助当地形成可推广复制的体制机制经验,成立食用菌等合作社,加快项目推广步伐,带动更多就业。”

距离香菇生产示范基地不远处是一大片玫瑰园,也是中科院冷香玫瑰示范基地。这里种植的冷香玫瑰是驻村扶贫工作者、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思明多年培育开发的新一代玫瑰新品种,他向记者介绍了自己培育的玫瑰特点是:耐寒、耐贫瘠、抗病力强、产量高,花期可达150天,不仅可以用于美化绿化环境,还可以加工食用。

有花自然就有蜂。“养蜂是荒地村传统产业,但受制于蜂种和养殖技术,存活率、产蜜率均低。”荒地村村委会主任张广志告诉记者,驻村扶贫工作队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引进长白山系蜂种,与南方中华蜂蜂种进行杂交繁育,向贫困户、示范户无偿发放蜜蜂,定期到养蜂贫困户、示范户辅导。

记者来到贫困户安长林家,见到一对残疾夫妻,虽然腿脚不便,但依靠养蜂支撑了一家日常生活。“一箱蜂相当于养殖一头牛的收入,每箱蜂可以增收2000元以上。现在他家两年时间由二箱发展到七箱,每年可增收1.4万元。”许思明告诉记者。

张广志表示,由于荒地村山高沟深,且为薄层沙地,此前多用于种植粮食作物,但收效不高且过分开垦影响山地环境。为此,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经济林示范,指导荒地村村民发展经济林产业,其中中科抗寒水蜜桃经过冬季考验,已有少量挂果,明年可进入丰产期。

陆祖祥说:“沈阳分院派出的驻村扶贫工作队自2014年8月进驻以来,开展为期三年的定点扶贫工作,以科技项目带动村民‘造血’致富。”

从垫资金到出点子

陆祖祥还觉察到,贫困村底子薄、意识弱,精准扶贫需要好项目,也需要必要的启动资金。

于是,驻村扶贫工作队和荒地村村委会协商,为解决荒地村秋季买蚕种资金短缺问题,确定对20户养蚕贫困户进行资金帮扶,由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垫付4万元钱,借给20户养蚕贫困户,暂借每户2000元,共创经济效益20万元,帮助贫困户解决了实际问题。

沈阳分院分党组书记、直属单位党委书记姬兰柱多次到荒地村开展扶贫调研,他要求驻村扶贫工作队利用中科院的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以科研人员引领教育帮扶,构建起“项目+资金+理念+教育”的精准扶贫模式。

陆祖祥介绍道,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做好县域企业与研究所之间的桥梁纽带,帮助企业在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中,联系相关研究所项目组研究人员到企业调研、指导,帮助解决问题。比如,沈阳自动化所帮助企业研发焊接机械手,提高焊接质量和数量。

驻村扶贫工作队从辽宁抚顺、丹东地区引种玉竹、升麻、剌五加、蒿苯、苍术5个中草药品种在荒地村种植示范,预计每亩地年收益可达3000~4000元。除了引入新品种,驻村工作队还帮助联系厂家回收,指导村民如何创收。

此外,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参与配合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做好相关监督细化工作。比如,配合村党支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讲党课活动,并举行科技农业项目培训讲座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为荒地村早日脱贫致富想点子、重实践、出真果。

沈阳分院还派遣科技副职,确保荒地村致富大动脉顺畅。比如,许思明挂职岫岩县经信局副局长,他曾用60天时间进行调研和走访,结合岫岩实际情况向县委县政府提出规划实施“东部山区高效生态经济型小康示范村规划及关键产业建设”项目,如今大部分项目已经在当地落实。

张广志有感而发:“今年年底,全村有望全部脱贫,这还得感谢中科院的资金和技术帮扶。”

“双引擎”助贫困学子

自扶贫工作点设立以来,沈阳分院系统沈阳地区各所所长、党委书记纷纷带头到荒地村进行扶贫调研,为村部解决日常办公用品以及捐款捐物。其中,各单位党委还根据自身优势,发起教育扶贫倡议,向定点扶贫单位岫岩县朝阳镇学校开展捐助活动。统计数据显示,共捐助衣物(含被褥)5792件,鞋213双,书籍2385本,体育用品65件。

沈阳分院系统各单位还针对荒地村教师资源匮乏的状况,为朝阳镇学校31名尖子生提供了课外辅导员,多是在读博士和科研人员;针对实验器材匮乏的状况,为学校提供电子课件辅导专家9名,以电子课件形式演示实验过程。

此外,沈阳分院系统各单位党委动员各党支部和党员资助朝阳镇中小学贫困学生25名,每月每人300元,每年共计9万元;博士青年科学家与31名学生结成对子,进行辅导。

2014年10月17日是全国第一个扶贫日,驻村扶贫工作者、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皮应民将每户500元现金送到荒地村24户贫困学生家庭的手中。他还冒着大雾,亲自押运,将研究所职工捐赠的衣物、物品送到朝阳镇中小学,受到学校领导和师生们的好评。

2016年,驻村扶贫工作队了解到朝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基础设施修缮经费缺口较大,尤其操场无排水功能,坑洼不平、雨后积水泥泞不堪,影响师生正常教学后,协调爱心企业捐助资金23万元,完成学校操场铺建工程并新建地下排水管道系统和校门口花坛。

陆祖祥告诉记者,下一步,沈阳分院将继续开展智力扶贫,建立中科院专家帮助农村贫困学子物质生活及智力支持的“双引擎”;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优先向岫岩县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为当地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中国科学报》 (2017-08-14 第6版 院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