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道珠 刘淑军 黄晶 高菊生 刘立生 张璐 申华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6/26 9:45:31
选择字号:
寻找一名老科学家的足迹
刘更另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体会

 

陈文新院士(左二)与儿子刘尽晖(右二)跟采访组秦道珠(左一)、黄晶(右一)合影。


 

▲中国农科院祁阳站老专家陈永安研究员(右)和江朝余研究员(左)在采访现场讲述刘更另在农村基地调查研究情况留影。

▲中国农科院祁阳站老专家张马祥(左)、土肥所副所长黄鸿翔研究员在采访现场讲述刘更另翻译李比希专著情况留影。


 

▲刘更另女儿刘科沙夫妻在刘更另铜像前合影。


 

刘更另资料采集汇报交流会合影。

■秦道珠 刘淑军 黄晶 高菊生 刘立生 张璐 申华平

2014年7月,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将已故刘更另院士遴选其中。在中国科协采集工程专家委员会和北京市科协领导、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刘更另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成员,按照“寻找老科学家足迹”的方法,从2014年7月至2016年11月,经过两年多的资料系统采集,对其家庭背景、求学经历、师承关系、学术交往、科研活动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资料收集、整理、编撰取得显著成效,并获得如下几点体会。

编写《提纲》

按照任务书要求,项目组负责人首先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党委汇报,得到所长王道龙、所党委书记陈金强的大力支持。所党委决定:将该项工作列入本所党建与科研文化建设的重点予以支持,以副所长徐明岗为第一责任人,精心挑选小组成员共10人,组成项目小组,由副研究员秦道珠为该项目负责人,负责该项目具体实施。7月底,项目组按照任务书要求,制定出刘更另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详细《实施方案》。

项目组分工

制定了一个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工作就有了方向、计划、任务、目的。项目组10人,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祁阳县史志办三个单位组成,采集小组人员所学专业包括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农学、历史学等三个方面。共分为资料采集组、资料编辑组、《研究报告》撰写组。

采集工作体会

访。刘更另1929年出生于湖南桃源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是从湖南祁阳鸭屎泥田改良走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期扎根农村基地,调查研究,在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生传奇跌宕,成为家喻户晓、人人崇敬的楷模。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28年的农村基地工作经历,就没有今天的成就。”为了发扬和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创业和扎根基层的精神,采集小组全体成员抱着对历史负责、对国家负责、对老科学家本人负责的态度,决定从刘更另走过的“足迹”开始寻找、挖掘资料。

首先来到北京,采访与刘更另共同做研究工作长达40余年的同事陈福兴、陈永安、张马祥、江朝余研究员等。接着,赶赴湖南衡阳、永州两地市,采访刘更另长期工作地点的地方离退休领导,祁东原县委书记、衡阳地委副书记、零陵地委书记唐盛世;祁阳原县委书记、零陵地区副专员、永州市人大副主任郑纯发。采访中获得了大量有关刘更另信息的“人”“事”踪迹,立即马不停步地驱车赶往长沙、祁阳等地,采访上世纪60年代在祁阳县官山坪村“中央省地县中低产田改良联合工作组”副组长、湖南省农业厅84岁高龄土壤肥料专家余太万,衡阳市农科所83岁刘运武研究员和祁阳县农业局的老专家刘继善、易耀环、吴巾栋等。在他们的回忆中,受益最大的是当地老百姓,因此,采集小组立马回到祁阳县官山坪村,采访原官山坪大队83岁老支部书记王凤元、84岁原团支部书记邹石生等。

经过行程万余公里的“追踪”采访,发现刘更另的“足迹”遍布了除台湾省外的全国东西南北的大地。其目的就是调查全国不同的土壤类型(东北黑土、西北黄土、新疆荒漠土、华北褐土、中原潮土、四川紫色土、南方红壤、华南赤红壤、华东高肥力水稻土)、山区(武陵山、五岭山、雪峰山、罗霄山、乌蒙山、峨眉山、太行山、燕山、沂蒙山、长白山、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等)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全国各地的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贫困人口与生产水平、粮食产量与资源匮乏关系等等,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组织科技攻关,逐一解决问题。

问。刘更另院士2010年6月30日在北京逝世,且为独子,这是资料采集工程面临的最大困难。虽然通过“跟踪”采访,获得了刘更另科学研究工作的大量信息资料,但对其家庭背景、留苏经历、家庭生活等情况知之甚少。

办法总比困难多。项目组负责人带着采集小组四人,四次奔赴北京与其家属多次交流,获得刘更另的夫人陈文新先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更另的女儿刘科沙、儿子刘尽晖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全力配合。采集小组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采访陈文新、刘科沙、刘尽晖多次,对其武汉大学、留苏的求学背景和家庭生活等获得许多新的信息资料。陈文新院士回忆说:“刘更另读高中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他武汉大学读大学二年级时也去世了,当时时局很乱,他没有回家,我们农学院的全体同学为他母亲举行追悼会,刘更另写的祭文还是我帮他抄写的。他学习很刻苦,事业心很强。在武汉大学和苏联留学期间,我们是同学,我很清楚。刘更另对家里管得很少,一年到头在家的时间不到10天。两个孩子都是我带大的。”刘科沙回忆说:“我和弟弟的童年是在有父亲,但是感觉没有父亲的生活中度过的,我们从小就很少见父亲回家。现在才知道他为国家农业科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我们与刘更另院士夫人陈文新及子女有了非常深入的情感交流,知道许多刘更另的家庭生活、子女生活情况。其家属被我们的真诚所感动,将刘更另院士生前留下的证书、照片、手稿资料共100余件,全部捐献给采集小组。

查。刘更另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并没有显赫的社会背景和雄厚的经济基础,却能成长为我国著名的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科学家。他的传奇一生留下了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求学经历、师承关系,以及刘更另与科研成就产生深刻影响的工作环境、国内外学术交流中的关键、重大事件和重要节点我们一无所知。为此,采集小组分四次奔赴湖南桃源二中、武汉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人事局、中国工程院,采访刘更另的亲友,查阅刘更另学籍、人事档案,共获得档案资料54件、6万余字。

一是发现刘更另在武汉大学求学期间和在河南农业科学院工作期间被推荐为留苏预备生时,撰写《自传》两篇,共两万余字。《自传》中详细记述了其家庭背景,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求学经历以及武汉大学毕业后分配河南开封农业试验场的工作经历。他童年牙牙学语,天资聪颖;少年奋发求学,勤学苦练;考入武汉大学,探索知识强国之梦,参加社会进步组织,投身革命;在全国解放的欢呼声中,他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逐渐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大学毕业后即从事专业工作,步入农业科研殿堂。

二是发现他在留苏期间的求学“足迹”遍布除西伯利亚以外的苏联农村、农庄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1959年4月留苏获农学副博士学位(后转为博士),毅然回国,立志科学报国,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土壤普查,1960年随农业部干部团下基层黑龙江蹲点,改革耕作制度等。

三是发现他1963年后,一头扎进湖南祁阳官山坪农村基地,开始南方鸭屎泥低产田改良,首次攻破施磷增产的难关,随后一发不可收拾,一步一脚印,一步一重天,硕果累累;解决生产难题,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让老百姓解决了吃饭的大事。

四是发现他花甲之年,壮心不已,激情满怀,投入山区资源综合研究、扶贫,参与桃源、衡阳、永州等地的农业现代化建设。80岁高龄,仍然为国家宏观农业发展建言献策,出计出力。

阅。刘更另院士一生留下大量的文字手稿、信件、笔记、论文原稿和著作,这是我们采访中收获的最大精神财富。大量的原始文稿为我们提供了他半个世纪科学研究中的科研项目时段、研究方法、国内外学术交流,以及取得重大成果的团队成员和时间、地点、方法。这些“文库”中蕴藏着他一生的科学研究经历和系列科学成果之精华。经一年多时间的资料分类、整理,共获得刘更另手稿、信件、笔记、报道、论文专著等原件1126件、非原件152件,总数共1278件。9月29日至10月13日,分批次移交给北京理工大学馆藏基地永久保存。资料真实、系统、完整地再现了刘更另成长为我国著名土壤与植物营养学家和土壤肥料长期定位监测奠基人的学术成长历程,突出了本学科研究领域中老科学家的杰出贡献。

编。常言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掌握了刘更另研究员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信息,采集组开始着手编制《刘更另资料长编》《刘更另年表》和编写《研究报告》目录。经精选编制,共编写出《刘更另资料长编》(1929—2016)9.6万余字、457条和《刘更另年表》(1929—2010)1.3万余字、317条。在此基础上,以时间节点为序,以刘更另家庭背景、求学经历、科学研究时段及重大科研成果为依据,反复酝酿,编制出研究报告提纲《大地情怀——刘更另传》。

撰。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撰写长篇研究报告《大地情怀——刘更另传》。虽然掌握了大量的材料,但是如何组装、采用何种文体结构撰写研究报告,是面临的又一重大难题。经过反复阅读“采集工程”原有范本,走访祁阳党史研究办等诸多历史学家,于2015年6月开始动笔,撰写研究报告《大地情怀——刘更另传》第一章《岁月艰难,刻苦求学》。经反复修改,2015年8月9日完成第一章初稿《岁月艰难,刻苦求学》。整篇研究报告按照“去粗存精,去伪求真”的原则,每一章初稿完成后打印一份,交祁阳县史学专家黄承先先生审稿,请他逐字逐句修改。截至2016年1月11日,完成最后一章:第十四章《情牵“三农”,建言献策》。这期间共查阅与研究报告相关文献、历史书籍、手稿、传纪、书信、档案、著作、论文等126册、300余万文史资料。2016年8月底完成研究报告《大地情怀——刘更另传》第五稿,全书分为14章,56节,共43万余字;选择配置图片(照)资料106幅。

议。刘更另资料采集工作总算初有成效——完成了《刘更另资料长编》《刘更另年表》和编写《研究报告——刘更另传》初稿。2016年9月25日,邀请国内外土壤学、农学、历史学专家和刘更另家属共20余人,对《研究报告》《刘更另资料长编》《刘更另年表》进行座谈、讨论修改。共收到修改建议18条,改进错误10余处,补充、新增内容3处。

回顾刘更另资料采集小组两年多的工作历程,总觉得有许多没有完成的工作,需要继续努力完成。刘更另院士一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探索科学、发展科学,献身科学事业。他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在生产第一线发现生产问题,从而研究解决生产问题。他用半个世纪的科学实践和理论总结,为我国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遗憾的是,刘更另院士已去世多年,留下诸多宝贵的科学研究遗产,至今仍无法全面知晓。我们的工作还在继续,希望挖掘刘更另院士学术思想更多的精华,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的农业科技创新之路,留下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

《中国科学报》 (2017-06-26 第8版 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