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凯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7/6/13 13:38:39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家或改写南海成因

 

本报上海6月12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周凯 王烨捷)随着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停靠上海南港码头,由中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并主导的我国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圆满完成了两个航次、历时4个月的科学考察任务。这也是国际大洋钻探船首次停靠中国大陆港口。

今天上午,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中国办公室、同济大学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此次南海新一轮大洋钻探的科考情况及多项重要科学发现。

据悉,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包括IODP367和368两个航次,自2月8日在香港起航,共有来自14个国家的64名科学家参加,其中26人为中国科学家。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368航次首席科学家翦知湣介绍,此轮南海大洋钻探聚焦南海扩张之前的大陆破裂,旨在探讨“陆地如何变成海洋”这一基础科学问题,同时也为南海北部油气勘探战略中的关键问题寻求科学答案。此次在南海北部海域一共钻探7个站位17个钻孔,总钻探深度达7669.3米,在其中6个站位成功获取2542.1米具有极高科学价值的沉积物、沉积岩、玄武岩和变质岩宝贵岩芯。

钻探结果显示,南海呈现出独特的“非火山型”张裂过程,明显不同于北大西洋伊比利亚-纽芬兰“非火山型”这一世界典型,由此揭示了南海不同于大洋模式的边缘海张裂机制。

“这是一项可能会重写教科书的重大发现。”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林间说,以往科学家们认为南海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次研究却发现,南海是岩浆喷涌后快速形成的。它对未来大陆裂开、海洋形成或者消失的预测帮助极大。

此前,关于南海成因,有法国派和英国派两种不同的说法。法国科学家认为,印度的碰撞使得印支半岛向南突出,推出了南海,原因在北边;英国科学家认为,古南海向婆罗洲的俯冲,拉开了南海,原因在南边;而此次南海大洋钻探的结果揭示了南海深海海盆由东向西推进的记录,说明原因很有可能在东边。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我国近年来在南海研究上不遗余力。2013年,国务院批准科技部代表中国加入IODP,从原来的“参与成员”升为“全额成员”(300万美元/年)。4次南海大洋钻探,每次出行要花费950万美元,而最近两次钻探,中国政府承担了约三分之二的科研经费。

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介绍,最近4次大洋钻探都是由我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和主持完成的;而且在过去4年里,中国参加IODP“决心号”航次的人数仅次于美国,跃居第二。

目前,中国IODP“三步走”战略目标已经确定:第一步,实现2~3个以我国为主的匹配性项目建议书航次;第二步,仿效欧洲,争取成为IODP又一个“平台提供者”;第三步,建造自己的大洋钻探船。此次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圆满画上句号,标志着中国IODP“三步走”战略目标中的“第一步”圆满完成、“第二步”开始。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