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少红等 来源:GR 发布时间:2017/3/29 8:29:17
选择字号:
揭示南海北部晚新生代火山岩浆活动的运移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夏少红带领的海洋岩浆活动与地幔动力学学科团队,围绕南海海底岩浆活动与深部地幔结构开展详细研究,揭示了南海北部晚新生代火山岩浆活动的运移系统,相关成果在《冈瓦纳研究》(Gondwana Research)、《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和《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等国际地学期刊上发表。

研究显示,南海北部陆缘在张裂和破裂时期岩浆是匮乏的,主要表现为“贫岩浆型大陆边缘”,但裂后期尤其是海底扩张停止之后却产生了广泛的火山岩浆活动,导致南海海底火山遍布、雷琼地区出露大规模的玄武岩分布。南海北部岩浆活动如何由“贫”到“富”,这一科学问题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海洋地质学家极大关注:海底岩浆活动起源于哪里?地球深部物质如何突破上覆地层阻力而最终运移到地球表面?

夏少红等利用南海北部沿海地区地震台网数据开展了远震成像研究,获得了研究区深至1100 km的地幔速度结构,表明在南海北部存在一条起源于下地幔的连续低速通道,三维透视图清晰显示出低速通道是倾斜上升的蘑菇头式的地幔柱岩浆通道。与经典理论认为地幔热柱应是垂直的明显不同,南海的岩浆通道不仅是倾斜的,而且呈现出成层式的变化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岩浆通道在地幔转换带处聚集并横向扩散,进而向上分裂成多个分支,直到岩石圈底部再次发生汇聚,源自下地幔的物质的非垂直上涌正是南海北部岩浆由“贫”到“富”的主要原因(Xia et al. Teleseismic imaging of the mantle beneath southernmost China: New insights into the Hainan plume, 2016 Gondwana Research, 36:33-43)。

上涌到岩石圈底部再次发生汇聚的地幔物质,在下地壳表现形式多样。万奎元等利用海底地震仪(OBS)数据刻画了南海北部二维地壳结构,其结果显示下地壳存在异常高速体,通过对比陆架和陆坡区重磁异常、高速体波速比、岩石地球化学等差异,提出两者下地壳高速体存在构造成因的不同,证实在洋陆过渡带之下的高速体来自南海张裂以后深地幔物质底侵的产物,是南海裂后期岩浆通道在下地壳的主要表现形式。(Wan et al. Deep seismic structure of the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Origin of a high-velocity layer in the lower crus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7, doi: 10.1002/2016JB013481)。

赵芳等综合运用二维/三维地震数据、钻井数据以及岩石学数据,揭示了岩浆通道在上地壳的表现形式。研究发现,在南海北部发现了多期次长时间喷发的裂后岩浆活动,这些岩浆岩体主要发育在断层之上或沿断层发育,表明先存的断层为岩浆喷发提供了末端通道,并影响岩浆喷发的位置,导致南海张裂后岩浆活动频繁,火山分布广泛。(Zhao et al. Prolonged post-rift magmatism on highly extended crust of divergent continental margins (Baiyun Sag, South China Se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16, 445:79-91)。

上述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328206)、优青项目(41222039)和面上项目(41506046)等的资助。同时,感谢国家基金委共享航次的支持。(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