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毛里塔尼亚绿色长城建设项目。
■本报记者 王晨绯
“我们需要通过可持续方式推动‘一带一路’,也就是建设一条绿色丝绸之路实现绿色发展。”欧盟委员会前主席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说。荒漠化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经济、社会问题,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全球的政治、安全问题。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等应毛里塔尼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部长卡马拉的邀请赴该国访问,并就其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荒漠化防治合作进行了考察。毛里塔尼亚总理哈达明表示,毛方将全力配合中方在防沙治沙、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
中国新疆自然条件恶劣、风沙危害之大举世罕见。“遇强则强”——在与如此强大对手的对抗中,高水平的防沙治沙技术就被摔打、锤炼出来了。
新疆生地所研究员雷加强是从事干旱区自然地理、荒漠环境及荒漠化防治、沙漠区植树造林等方面研究的专家。雷加强和他的同事徐新文、李丙文等已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驻守了多年,对风沙进行了一番成功地阻击,让中国塔里木沙漠公路迎来世界性的声誉。
他们对沙害的阻击战已经挺进非洲。自2005年起,新疆生地所就启动了与非洲国家在荒漠化防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十多个非洲国家签订了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并举办了系列荒漠化防治技术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
雷加强说,中国研发的防沙治沙技术已传入土库曼斯坦、埃及、利比亚、毛里塔尼亚等国。未来还将与更多非洲、中亚国家开展荒漠化防治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40多岁的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牧区发展委员会副主任Malicha正在新疆生地所学习。他希望学成归国更好地服务于家乡。
中国与非洲有着非常相似的发展经历。中国经过长期摸索建立起一套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环保体系,非洲借鉴起来容易得多。此外,中国的环保技术和设备还有价格上的优势。
雷加强透露,今年夏天将在乌鲁木齐举办“非洲绿色长城技术培训班”,拟邀请非洲绿色长城全体倡议国来乌鲁木齐,进行荒漠化防治技术培训。
“塔克拉玛干的沙是黄色,撒哈拉的沙是金色的,我这辈子花了18年做好了塔克拉玛干的工作。下一个18年,我希望到撒哈拉去,给非洲做一点工作。”治沙专家徐新文说。
《中国科学报》 (2017-05-15 第2版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