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楠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5/15 9:55:06
选择字号:
陈发虎院士:以大格局理解区域环境

 

陈发虎

■本报记者 张楠

5月10日,当《中国科学报》记者联系到中科院院士、兰州大学副校长陈发虎时,却发现他正在北京,刚完成由中科院院士姚檀栋主持的“一带一路”咨询项目“泛三极环境科学”项目的第十次立项讨论。

一讲起学术,陈发虎就滔滔不绝,语速颇快,完全停不下来。

“许多曾对中国和欧洲产生影响的技术、文明被淹没在沙漠里。”因而,陈发虎主持的中科院“一带一路”咨询项目,就是要研究丝绸之路文明演化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以及东西方交流对我国和对世界的影响。

为研究资源环境变化,陈发虎研读历史,还与团队发现农业技术革新是促成史前人类大规模永久定居在青藏高原的主要原因,并于2015年在《科学》杂志发表了相关论文。“还是要加强环境考古这项工作,在全球视野下理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以促进资源环境领域更进一步发展”。

同时,陈发虎将目光聚焦到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干旱区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研究上:中亚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大的干旱区?其形成对既往不同的文明载体有何影响?为什么有些文明消亡了,有些文明却得以持续?“开展这方面研究,将能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借鉴”。

对于“一带一路”规划,陈发虎认为,这个战略非常伟大。“从国际形势来看,我们正面临大格局调整,情形类似于战国晚期的合纵连横,因此我们应当与周边各国联合起来,理解整个区域的环境变化,为国家建设形成决策依据”。

《中国科学报》 (2017-05-15 第2版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