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欢欢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5/13 15:51:42
选择字号:
“未来地球”见证中国基础研究走向亚洲




 

“泰方专家已经参与了我国九龙江流域的现场调研,我国专家今年将密集安排去泰国的现场考察与取样工作,双方合作走出了第一步。”清华大学教授杨大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杨大文5月8-9日参加完中泰流域可持续发展合作研究项目群启动会,刚刚从厦门返京,他是该项目群协调工作组组长。这一计划也见证了我国流域研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起点。

“中国在‘未来地球’框架下的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不仅仅在中国国土上,今后肯定要走出国门参与全球问题研究,没有合作伙伴是无法落地的。”杨大文说。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推进,中国和泰国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升级,在科学研究方面亦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流域可持续发展就是其中之一。

亚洲共同的挑战

“未来地球”是由国际科学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署等发起的全球科学计划,旨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研究手段、技术与方法。5月8日厦门启动会的召开,标志着“未来地球”框架下“流域科学与可持续管理”中泰合作计划正式实施。该计划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和泰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共同支持并组织实施。这也是两大机构自1992年合作以来,在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第一个合作计划。

杨大文指出,亚洲处于季风区,一大特点就是水旱灾害频繁,加之人口众多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生态退化,许多是老天爷带给亚洲的共同问题。

泰国同样饱受旱涝灾害之苦,旱季和雨季交替,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曾引起全国人民关注。那一年,泰国同样受干旱影响,常年可以种三季水稻的泰国,在那一年只种了两季。

“可以说泰国经济受气候变化影响非常大。”杨大文指出,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流域可持续发展中还有许多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中泰合作将提高对这些问题的科学认识,进而提供政策建议。

互惠双赢

据悉,此次首批启动的中泰合作研究项目群共5个项目,研究期限为四年,将围绕气候变化下流域水文过程、流域水灾害风险影响评估及其适应性流域管理对策等关键科学问题,对中国九龙江、泰国昭披耶河和穆河等典型热带—亚热带流域展开比较研究。

杨大文表示,通过合作,双方互通有无,泰方提供的大量一手资料将有助于我国科学家开展比较研究,从而加强对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认识。

据悉,九龙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流域,占地1.5万平方公里,去年的一场台风暴雨给位于下游的城市带来巨大灾害;而昭披耶河流域是泰国第一大河,约占泰国国土面积的1/3,是泰国的母亲河,但也是一条多灾之河,首都曼谷也饱受其洪涝灾害之苦。此次在厦门举行的启动会上,泰国水利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强烈表示了泰国在防灾减灾和洪水预报预警方面的急切需求,希望能引进中国先进的研究方法、设备、软件工具在泰国应用。

杨大文表示,基础研究产出的结果对政策的影响不可小觑。“预报模型和预警系统能否有效建立取决于对科学规律的认知,希望通过合作把中国的科研成果在泰国落地,为泰国人民服务。”杨大文说。

从“一带一路”走向国际

中泰互惠合作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重要着力点。在基金委“十三五”规划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是重点之一,2016年,基金委进一步强化了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网络建设和实质性合作。

杨大文认为,此次中泰共同发起的“流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管理”合作计划,将进一步夯实中泰合作发展的根基,促进中泰科技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增强创新能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提升两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过去,泰国等亚洲国家的流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基础研究和日本合作较多。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科研实力大大提升。杨大文认为,随着国际合作的增多,中国在亚洲科研中地位也将得到提升。

“科学研究上的竞争和体育竞赛是一样的,在这个赛场上,泰国的合作伙伴有很多,最后谁能拔得头筹,取决于对科学做出的贡献。”杨大文说。

同时,他认为,该计划体现了两国开放合作、包容发展、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希望能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开展科技合作与研究提供示范。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