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志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8 9:49:14
选择字号:
种好草 撑起奶业一片天

 

编者按

自从发生三聚氰胺事件以来,中国奶业发展便面临一种“成长的烦恼”。今年两会上,在国内消费者用脚投票、钟爱“洋品牌”之际,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对中国奶业振兴充满信心,相信有一天外国人会到中国旅游,买中国奶粉”的论断引发舆论热议。毋庸置疑,在当下,改革创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中国奶业发展的不二之策。近年来,民族奶业知耻后勇、浴火重生,逐步走出三聚氰胺的阴影,种种探索也正带来源源活力。就在两会前夕,农业部提出加快奶业振兴和建设现代奶业的“五大行动”,即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创品牌和讲好奶业故事。如何开展行动并落到实处,让13亿中国人拥有自己的民族奶业?两会期间,本刊对此进行专题报道,以供读者讨论。

中国奶业当自强

■本报记者 秦志伟

走进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大片大片的紫花苜蓿映入眼帘,这里被称为“中国草都”。当地的种植户都清楚,大部分苜蓿是用来养奶牛的,而这里也入驻了大量从事规模化紫花苜蓿种植、草种繁育、草产品深加工的企业。

当前,“产好奶需要种好草”成为社会的共识。“‘十三五’规划中针对奶业问题提到,鼓励种植优质的人工牧草,带来畜牧业的优质和高产。”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会长卢欣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根据农业部的规划,每年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基地,力争到2020年,优质苜蓿产量达到540万吨。同时,将推进粮改饲纳入开展优质牧草保障行动,计划到2020年奶牛用青贮玉米产量达到4000万吨。

虽然国家早在2015年就提出开展粮改饲试点和促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但牧草在我国仍没有和其他农作物实现平等,这也是草业专家们呼吁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牧草早已是三大农作物之一,草产业也是支柱产业。

好奶源自好草

当前,我国奶业发展正逐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和数量并重转变,对优质牧草的需求明显增加,养殖场对此也逐渐重视,不仅仅有苜蓿,还有优质的燕麦、青贮玉米等。

河北省滦县军英牧场总经理欧阳春英有切身体会。2008年以前,滦县青贮规模不到20吨,现在全县已经超过30万吨,“发展速度特别快。”欧阳春英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建设青贮池成为现代牧场的标志之一,似乎也是迫不得已。据欧阳春英介绍,目前蒙牛、伊利等大型乳企都要求他们每头奶牛每年饲喂的全株青贮不低于7~8吨。

军英牧场目前共有存栏奶牛6000余头,其中泌乳期奶牛1700余头。根据欧阳春英的计算,军英牧场全株青贮量每年不低于4万吨,“现在是400元/吨,400元/吨×4万吨=1600万元。”

在三年前,滦县只有军英牧场进行青贮,欧阳春英记得,那时候特别容易收购,但现在他们都需要跑到外地收购了。“如今的牧场都评A级、B级,如果全株青贮不够量,A级牧场肯定评不上,牛奶也就没有销路了。”欧阳春英说。

不止全株青贮,还有“大功臣”苜蓿。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王明利看来,苜蓿是奶业发展的根基和关键。据介绍,牧草中苜蓿的蛋白质含量高,纤维素品质高。

王明利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入探究乳品质量安全问题,核心是原料奶安全问题,而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供给不足是影响其安全的重要因素。

而奶牛养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用苜蓿等优质植物蛋白饲料转化成牛奶蛋白,可有效保证原料奶的质量安全,并且乳脂肪和乳蛋白率可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为此,有专家提出,中国的奶业未来取决于草业的发展。

须为小草正名

“草业和奶业不分家。”这是业内公认的事实,但两者发展似乎并未同步。有专家思考:“我们养得起奶牛,难道种不好草吗?”

在卢欣石看来,我国目前正处于引草入田、改变传统农业结构的转化过程中,理念和技术体系都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虽然农业部在农作物的布局和畜牧业的发展中已经专门提到草业发展的问题,但让地方各级政府真正重视草业发展,还需要不懈的努力。

事实上,我国往往把较差的耕地用来退耕还草,比如旱坡地、盐碱地、撂荒地,真正好的耕地是不用来种草的,“草和其他农作物不是一个平等的地位。”卢欣石呼吁,需要理念的转变、认识的改变,让发展草业进入到国家的产业GDP核算体系中。

理念和认识的不足也会制约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85%以上的草种子来自国外,在草种子育种、生产等方面也与草业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奶牛企业大量使用进口牧草。以苜蓿为例,2015年我国进口苜蓿121.34万吨,国产商品苜蓿150万吨,奶牛户自养苜蓿约60万吨,合计约331.34万吨,其中进口苜蓿占比达到36.62%。

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英俊看来,未来我国的饲草产业必将是蓬勃发展期,我国奶业对牧草需求的10%仍需要进口,“但我相信,90%的牧草需求国内也可以供给。”

张英俊进一步分析道,未来的牧草供应格局将会是新疆和黑龙江等东北区域达到自给自足,而华北可能仍需要进口一部分,但有80%可以通过宁夏、甘肃等西北牧草产业带自给,沿海区域会多使用进口苜蓿。

“‘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要增加约400万吨奶,增加近100万吨肉,总归是大幅度增加优质畜产品供应,这都离不开作为基础产品草的供应。”卢欣石说。

《中国科学报》 (2017-03-08 第5版 农业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土星环保持“年轻”的秘诀 来看!2024最佳科学图片
多波段观测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可能起源 新型沸石分子筛合成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