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末,北方迎来了2017年的农耕时刻,“中国薯都”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也迎来了全国500多名马铃薯农场主及多位马铃薯产业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第四届中国马铃薯农场主大会,共谋通过马铃薯品牌化,推进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开发进程中的精准扶贫新格局。
自马铃薯进军主食化产品开发领域以来,小小马铃薯的热度可谓是节节高升,不少马铃薯种植区域也欲乘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开发战略的东风,走品牌化道路,实现区域的精准扶贫。
内蒙古农牧业厅副厅长贾跃峰在会上表示,在马铃薯面积不断扩大、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品牌培育是马铃薯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据悉,本届大会以“品牌驱动,精准扶贫”为主题。
火山下的“后旗红”
在察右后旗有一种名为“后旗红”的马铃薯,红皮黄肉、“皮肤”光滑,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后旗红”现在的“主人”是郭晨慧。
2014年,郭晨慧开始关注和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于是亲力亲为,在淘宝上注册了“乌兰土宝”内蒙古特产专卖店,将“后旗红”马铃薯策划为主打产品。
随后,郭晨慧带着将“后旗红”品牌做起来的决心,与丈夫一起返乡创业,成立了内蒙古壹蒙壹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及“乌兰土宝”旗舰实体店,带动全村的发展。
“‘后旗红’味道好、口感佳。”郭晨慧介绍,“后旗红”种植在火山群脚下,灌溉着天然矿泉水。而她也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展示马铃薯的基地、种植、灌溉情况以及食用方法。
产品上线后,经过几年的发展,在淘宝和微信上迅速销售出去,并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每10斤“后旗红”售价89元,高峰期月销量破10万元,“后旗红”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2015年,“后旗红”在第16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获得金奖,2016年被国际品牌标准工程组织(IBS)授予5A级国际品牌,同年又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农产品金奖。
在与会者看来,“后旗红”从众多马铃薯品牌中脱颖而出,依托的是自身独特的品质和形象,并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精心策划,才拥有今天的成绩。
这也正是中国马铃薯农场主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李文刚坚持的观点:“品牌的建设需要品牌形象、品牌理念的策划,还需要获得国际认证。要做产品规范化生产,要做优势产品创新,还要做品牌价值的提升。”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事实上,依托马铃薯主粮化实现脱贫之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统计,我国马铃薯产量近一亿吨,但加工量仅1500万吨,除去种薯及部分出口的1500万吨,每年全国上市销售的鲜薯在7000万吨左右。
显然,按全国13亿人口计算,人均每年占有鲜薯53公斤,马铃薯销售十分困难,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是脱贫的转折点。
据统计,全国592个贫困县中549个将马铃薯作为主要作物,可以说马铃薯生产地区与贫困地区分布高度重合。可见,要想牵住马铃薯主食化产品这个脱贫致富的“牛鼻子”,不能仅仅停留在第一产业的“种”上,发展马铃薯主食化加工业,使一、二、三产业联动起来是脱贫的关键。
数据显示,我国超重或者肥胖症人群多达6亿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问题高发,健康饮食是改善问题的关键点之一。而发展马铃薯主食化是国民健康产业的需求。马铃薯成分最接近人体需求,营养丰富全面,同时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品质高,利于抑制体重,有助于清理肠道、预防消化系统病变等。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马铃薯馒头、面条、面包等形式的主粮化产品。但在业内人士看来,马铃薯主食化必须迎合中国人的胃口,把中国饮食的习惯和马铃薯主粮结合起来,才能掀起“薯粮革命”。
“食品制造业将是一个富有朝气的战略新兴产业,农业产业将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产业转变成营养健康的新业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说。
察右后旗旗委书记纪全富在会上也表示,希望当地马铃薯产业届认真学习各地先进经验,创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领域,推动科工贸联合、产学研合作、一二三产融合,共同把马铃薯产业提升到一个新层次。
毋庸置疑,农业产业的工业化、健康化是社会的发展趋势,马铃薯主食化将会为马铃薯产业迎来新的契机,而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也将搭乘“健康中国”快车,迎来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