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7/3/3 10:20:08
选择字号:
对话江晓原:一本未来学著作引发的争议

■本报记者 胡珉琦

不久前,美国麻省理工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团队训练的一种神经网络,在任天堂的一款游戏中击败了职业玩家。在近来的一系列与AI的比拼中,人类陷入了节节败退的尴尬境地。

就在这个节点,凭《人类简史》一书火遍全球的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推出了他的新作《未来简史》。在书中,他以极其宏大的视野,整合了多种学科的研究潮流,最后,预言人类将利用人工智能从智人进化成神人,再次点燃了舆论。

值得关注的是,它不仅畅销国外,它的中译本在上市一个月内就突破了100万本,成为国内开年的第一部现象级作品。

然而,与它的畅销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专业人士的质疑。历史学家拒绝评论这样的作品,因为它完全抛弃了传统历史学研究和叙述的方法;科学家更是对此表示不屑,因为它压根没有对生物技术、人工智能这些科学问题展开具体的论证。

关于《未来简史》引发的争议,有多少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中国科学报》:这种横跨历史学、人类学、哲学、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但放弃了严谨的论证过程,只强调其论点的作品,是否存在其合理性?

江晓原:在赫拉利的前一本著作《人类简史》中,他把全人类当作了人类学的研究样本,而不是一个区域、一个民族,但我们仍然可以把它归为文化人类学范畴。而《未来简史》的视野进一步超越了《人类简史》,它把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纳入到一个更宏大的以“算法”为支撑的理论框架中,试图使预测的结果可以自圆其说。这个理论框架是赫拉利自己构建的,论断必然带有武断性。

准确地说,这本著作应该属于未来学作品。未来学是借助各门学科的知识对未来进行研究和预测的学科,它在西方的发展已经有好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它不属于严谨的科学。如果说科幻是用一种文学的形式来想象未来,未来学就是用学术的形式来陈述科幻。后者通常试图和虚构划清界限,因此也对这门学科有所约束。

中国读者近年最熟悉的未来学家就是《奇点临近》的作者库兹韦尔。事实上,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的预测与库兹韦尔并无差别,都是设想技术最终会掌控人类。不同的是,他有极为独特的视野和论证逻辑。这样的作品可以激起读者广泛的阅读兴趣,启迪人们思考,这就足够了,不必太较真。

■《中国科学报》:《经济学人》评价说这样的作品倾向于用科学来标榜自己,用了一些例如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词汇,但却没有严肃地对这些话题进行展开。作者只是一个历史学家,而非科学家,是否意味着他的质疑和结论全然站不住脚,甚至根本不值一提?

江晓原:这种思维逻辑非常荒谬。人们质疑某种风险行为时,着眼于这种行为的后果就够了,并不需要掌握实施这种行为的每个技术细节。即便不懂人工智能,也可以合理质疑它。况且像以马斯克为代表的准专业人士也要求警惕人工智能又怎么解释呢?

如果从事这项技术的人要为这项技术的合理性辩护,正确的做法是找到那些质疑中错误的部分,进行驳斥,而不是首先反过来否定质疑者的资格。

这里存在一种被人忽视的悖论。凭什么不懂技术的人质疑技术,需要资格,而更多不懂技术却赞同技术的人就不需要资格呢?

人工智能绝不仅仅是一场比赛、一个应用这么简单,它给人类带来的变革是非常深远的。到那时,科学家不得不去思考科学和社会及人类的关系,而且需要科学圈以外的社会学者、人类学者、哲学家一起来思考这对关系,这不是科学家自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所有人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减小这项技术不良后果的发生。所以,他们之间需要的是对话,而不是谈论资格。

■《中国科学报》:对《未来简史》所预言的黑暗的未来,比如,87%的人类将会被机器所取代成为无用的阶层,有人对此抱有乐观的理解——这样的生活意味着,人类将全面进入休闲娱乐的社会,预示着人类的解放,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我们相对匮乏的精神世界。

江晓原:这种观点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但事实上,这种“理想”生活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在可预见的未来,大量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会率先被机器取代,他们根本等不到“理想”生活的到来。贫富差距会被迅速拉大,从而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试问,在我们现有的政治经济智慧中,什么时候可以容忍高失业率的发生。

随着技术的发展,被机器代替的职业越来越多。它取代的不仅仅是职业,也是一项技能和能力。就算有人的确可以进入一种舒适的环境,而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类这个群体就会在智能和体能上急剧衰退,最终沦为一群寄生虫。

实际上,我们甚至不需要担忧人工智能会学坏或者是失控;不需要工作了,将会消解我们生存的意义,这才是问题所在。

■《中国科学报》:深入未来学思考的方向,常常会让人产生比以往更大的困惑和不知所措。在这种宏大的视野下,我们最该着眼于什么问题?

江晓原:需要澄清的是,没有人能够真正预测未来。未来学对未来的预测,本质上与科幻并无不同,差别只在表达的方式。

既然如此,预测未来是不是就成了多此一举呢?当然不是。预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成功,而是促使我们思考,人类还有哪些选择。事实上,如果我们通过选择更好的办法,让预测结果无法实现,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历史发展往往还存在这样一种规律,当我们做出某种预测的时候,人类的行为就会出现扰动,导致那些预测的参数本身发生变化,结果就朝着与预测不同的方向发展了。

所以,不必为此过分悲观。当更多人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改变也许已经在发生了。


《中国科学报》 (2017-03-03 第5版 文化)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