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合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2/13 9:53:28
选择字号:
科普书需要多样性生态

 

■苏合香

近年来,我国科普图书的出版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无论是引进版科普还是原创科普,较之以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进步。不久前,2016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评选结果揭晓,共有50部科普作品上榜。从本次获奖的名单来看,大部分国内原创的科普图书以说教的方式来传递科学知识、科学原理,品种较为单一,有的从名称看就知道是专为科普而作。

科普图书,顾名思义,就是让普通公众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书籍。优秀的科普图书要具备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通俗性、趣味性几个特点。一本好的科普读物,不仅要让读者能看懂,还要让读者乐于看,甚至能唤醒或激起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美国科学家》杂志曾评选过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科普著作,共有105 种图书入选。其中,传记有5 种,包括达尔文的《自传》、沃森的《双螺旋》、费曼的《别闹了,费曼先生》等。第二类是指南,其中包括1933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等10种书。自然科学类共选了23种,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时间简史》等。“多彩生命”系列包括《寂静的春天》《所罗门王的指环》等17种。“生命演化”系列包括《自达尔文以来》和《盲表匠》等6 种。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著作还囊括了科学史9 种,科学反思6 种,而“人类的本性和崛起”类则有24种之多。其中《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是回答罗斯福总统提出的有关美国战后科学发展的问题,既是一份政府的科学文献,也是一份科学社会学的文献。

我们不难发现,和国内科普图书相比较而言,西方科普图书种类更丰富,除了传播科学知识之外,还广泛涉及科学史、科学伦理、科学家传记、科学哲学、科学文化、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社会学等,甚至还有一些与主流科学界不同的声音。

与此同时,以法布尔的《昆虫记》为例,该书不是机械地告诉读者,什么是昆虫、昆虫怎么分类、习性如何,而是以一个小男孩的角度,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读者不自觉地被代入书中,激发出探索的欲望。该书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 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国外的科普作家非常擅长触类旁通,引经据典,从科学的出发点解释其中的误解,以科学探究的思维来传递科学知识、科学原理。

优秀的科普创作要求作者既要具备扎实的科学专业基础,还要具备在哲学、历史、艺术等领域的通识,兼具良好的文字能力。因此,科普作品的关键还在作者。根据科普作品丰富且优秀的西方国家经验来看,期待更多优秀的科学家参与到其中,也希冀我国科普创作人才的培养、培训的体制和机制更完善。

《中国科学报》 (2017-02-13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