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颖
“力争发起和组织若干新的国际大科学计划”是我国未来5至10年的任务。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中国科学界是有底气的。
经费不缺。科技经费投入是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关键因素。10月10日三部委共同发布的《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56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增速比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中国研发投入强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总量保持在世界第二位,与位列首位的美国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人才辈出。2016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位,达24万余之众。从汤森路透“2016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中,可以看到,3266人次科学家中,中国科学家共有196人次(含港澳台地区)。入选“高被引科学家”名录,意味着该学者和其领导的研究组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具有世界级影响力。
实力强劲。2017年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行榜显示,中科院再次位列全球首位。根据此前发布的自然指数数据,中科院已连续五年位列该排行榜全球第一。该排行榜显示,中科院在全球科研机构综合排名中高居榜首,美国哈佛大学和德国马普学会位列第二、三位。此次共有13家中国机构位居全球前100位。除中科院外,还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厦门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苏州大学。根据该排行榜,在中国71家进入全球前500位的机构中,有44家的全球排名较上一年有所提升,占比超过60%。自然指数创始人David Swinbanks评论说:“中国在自然指数中的表现持续提升,有更多的中国机构进入该指数,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中国在过去十多年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在此之上,进一步努力实现高质量的科研产出。”
抢抓机遇,时不我待。充分发挥中国科技界的鲜明优势,发起并组织好新时期的国际大科学计划,这是所有中国科技人的梦想。
虽然我国科技国际化发展已经成效显著,但是,几乎所有由中国科学家参与或牵头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当前都或多或少面临着以下窘境:没有专门的扶持保障政策、没有专业的国际化科技管理团队、没有适应国际大科学计划特定需求的资金管理规则、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顶尖科技人才梯队建设。这已成为中国科学家牵头发起大科学计划的顾虑,也成为阻碍中国科学家竞争国际大科学计划主导地位的瓶颈。
回顾以往成功的国际大科学计划,都基于原始创新思想而不是跟风合作的产物,是顶级的领军人物和与之能力相匹配的科研管理团队集结国际优势力量共同解决尖端前沿科学问题。我国在遴选、发起、组织、保障等一系列关键环节的机制和环境还不成熟。作为中国重要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紧跟国家部署,顺应发展大势,主动布局、先期启动了“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专项”,旨在围绕前沿科学问题和全球共性挑战,在中国具有优势的学科领域,孕育和培养能够在未来牵头发起的大科学计划。
中国科学院首批培育的国际大科学计划有4个重点:国际社会关注的气候变化、能源安全、人口健康等焦点问题;科技数据共享和国际标准问题;依托中国大科学工程的前沿探索;中国科学家的国际组织重要任职发起的计划。
未来并不遥远,未来很近。发起和组织若干新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势在必行。中国科技界面对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全面转型、面对国家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突围,面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决胜目标、面对科技体制和创新体系的深度调整、面对基础研究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跃升,必将不辱使命!
(作者单位:中科院国际合作局)
《中国科学报》 (2017-10-30 第7版 观点)